合作信息
高壓電網電暈放電實時監測技術
發布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所屬行業:節能環保
合作信息類型:意向合作
機構類型:企業
供求關系:需求
合作信息期限:2016-2
參考價格:面議
0
收藏數
合作信息簡介
【技術簡介】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長期擔任國家各種重大航天型號任務,有豐富的光電探測系統研發經驗。紫外探測在空間目標探測領域具有重要應用,上海技物所在該領域具備基礎理論、材料生長、紫外探測器件研發和系統整機集成等多學科研究基礎。
高壓輸變電系統的絕緣子的性能下降時,會產生電暈放電,同時會發出紫外線,早期造成電能損耗和絕緣子性能的持續惡化,長期影響高壓輸變電系統的安全性,需要進行實時檢測。目前國家電網多引進國外手持式紫外檢測設備進行定期人工巡檢,費時費人力,很難滿足實際需求。
基于上海技物所在紫外探測系統的研發基礎,開發了一套基于紫外探測的高壓電網電暈放電監測系統,通過檢測紫外線強度,判斷電暈放電的強弱,繼而判斷相應絕緣子的性能。該系統可進行組網使用,可同時監測某一地區所有輸變電節點的電暈放電情況,為國家電網提供高壓輸變電系統實時的運行情況。
【技術特點】目前針對輸電線路上的電暈放電檢測主要有:人工巡查檢測、脈沖電流檢測、紅外檢測、超聲電暈檢測和紫外檢測等方法。由于電暈放電的目標小、信號弱,而且許多輸電線路架設在自然條件比較差的野外,人工巡查檢測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檢測效果也不好;脈沖電流檢測不太適合超高電壓檢測,而且儀器體積較大;紅外檢測受日光影響大,誤檢率高且響應速度慢,紅外能檢出時,往往線路已發熱,屬于后期檢測,不能適應現在輸變電的要求;超聲電暈檢測在野外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與其他檢測手段相比,高壓電網電暈放電監測系統具有簡單高效、組網運行、安全方便等優點,可以在國家電網的輸變電安全檢測中發揮積極作用。
高壓電網電暈放電監測系統最核心的是紫外探測器,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擁有幾十年光電探測技術的積累,其自主研發的紅外、可見、紫外探測器已成功應用于航天和國民生產等很多領域,具備相關研制隊伍和技術積累。
【技術指標】
探測距離:>8米;
單個探頭的探測角度:>20°;
探測器組網接入節點數:>100個;
探測器使用條件:全天候均可使用。
【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可應用領域和范圍】高壓電網電暈放電實時監測技術用于高壓輸電塔架和高壓變電站的電暈放電監測,可實時對高壓線路上的絕緣子進行早期診斷,提高國家電網輸電的安全性,減少電暈放電的能源消耗,并且節約人力成本。
【專利狀態】已取得專利2項
【技術狀態】試生產、應用開發階段
【合作方式】合作開發
【投入需求】500 萬元
【轉化周期】高壓電網電暈放電實時監測技術已完成原型產品開發,目前正在湖州電網進行高壓塔架和高壓變電站的掛網試驗,預期一年之間可以轉化為民用產品,三年之內形成產業化規模生產。
【預期效益】我國的電力資源供應與消耗非常不均衡,北電南調、西電東調促進我國高壓輸電技術發展迅速。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建成“三縱三橫一環網”的特高壓交流線,并建設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資高達3000億元。
隨著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電網電壓等級不斷提高,輸變電設備的電暈放電問題也日益突出。電暈放電不僅導致傳輸功率損耗,放電產生的光、聲、熱等效應,使周圍空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臭氧及氧化氮等產物,腐蝕輸電線路,還會產生高頻脈沖電流,影響無線電通信、電視信號傳輸,甚至造成人身傷害。高壓電網的電暈放電是目前高壓電網電能損耗和運行安全的重要影響因素,需要進行實時監測,為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做出貢獻。
【聯系方式】徐 玨021-25051010/15821012189
高壓輸變電系統的絕緣子的性能下降時,會產生電暈放電,同時會發出紫外線,早期造成電能損耗和絕緣子性能的持續惡化,長期影響高壓輸變電系統的安全性,需要進行實時檢測。目前國家電網多引進國外手持式紫外檢測設備進行定期人工巡檢,費時費人力,很難滿足實際需求。
基于上海技物所在紫外探測系統的研發基礎,開發了一套基于紫外探測的高壓電網電暈放電監測系統,通過檢測紫外線強度,判斷電暈放電的強弱,繼而判斷相應絕緣子的性能。該系統可進行組網使用,可同時監測某一地區所有輸變電節點的電暈放電情況,為國家電網提供高壓輸變電系統實時的運行情況。
【技術特點】目前針對輸電線路上的電暈放電檢測主要有:人工巡查檢測、脈沖電流檢測、紅外檢測、超聲電暈檢測和紫外檢測等方法。由于電暈放電的目標小、信號弱,而且許多輸電線路架設在自然條件比較差的野外,人工巡查檢測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檢測效果也不好;脈沖電流檢測不太適合超高電壓檢測,而且儀器體積較大;紅外檢測受日光影響大,誤檢率高且響應速度慢,紅外能檢出時,往往線路已發熱,屬于后期檢測,不能適應現在輸變電的要求;超聲電暈檢測在野外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與其他檢測手段相比,高壓電網電暈放電監測系統具有簡單高效、組網運行、安全方便等優點,可以在國家電網的輸變電安全檢測中發揮積極作用。
高壓電網電暈放電監測系統最核心的是紫外探測器,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擁有幾十年光電探測技術的積累,其自主研發的紅外、可見、紫外探測器已成功應用于航天和國民生產等很多領域,具備相關研制隊伍和技術積累。
【技術指標】
探測距離:>8米;
單個探頭的探測角度:>20°;
探測器組網接入節點數:>100個;
探測器使用條件:全天候均可使用。
【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可應用領域和范圍】高壓電網電暈放電實時監測技術用于高壓輸電塔架和高壓變電站的電暈放電監測,可實時對高壓線路上的絕緣子進行早期診斷,提高國家電網輸電的安全性,減少電暈放電的能源消耗,并且節約人力成本。
【專利狀態】已取得專利2項
【技術狀態】試生產、應用開發階段
【合作方式】合作開發
【投入需求】500 萬元
【轉化周期】高壓電網電暈放電實時監測技術已完成原型產品開發,目前正在湖州電網進行高壓塔架和高壓變電站的掛網試驗,預期一年之間可以轉化為民用產品,三年之內形成產業化規模生產。
【預期效益】我國的電力資源供應與消耗非常不均衡,北電南調、西電東調促進我國高壓輸電技術發展迅速。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建成“三縱三橫一環網”的特高壓交流線,并建設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資高達3000億元。
隨著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電網電壓等級不斷提高,輸變電設備的電暈放電問題也日益突出。電暈放電不僅導致傳輸功率損耗,放電產生的光、聲、熱等效應,使周圍空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臭氧及氧化氮等產物,腐蝕輸電線路,還會產生高頻脈沖電流,影響無線電通信、電視信號傳輸,甚至造成人身傷害。高壓電網的電暈放電是目前高壓電網電能損耗和運行安全的重要影響因素,需要進行實時監測,為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做出貢獻。
【聯系方式】徐 玨021-25051010/158210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