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基于核探測和北斗通訊技術的輻射檢測系統
發布單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所屬行業:節能環保
合作信息類型:意向合作
機構類型:科研院所
供求關系:需求
合作信息期限:2016-2
參考價格:面議
0
收藏數
合作信息簡介
【技術簡介】系統綜合利用北斗衛星定位與通信技術、高精度核輻射探測技術,建立多層次指揮的公共安全核輻射監測平臺,通過對核輻射源全生命周期的常態化監測、對城市重要場所進出通道的常態化監測和應急探測切實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系統的建設目標為:建立全國核常態監測一張圖,即在一張圖上實現輻射源的位置和數值監測、重要場所核輻射異常監測、應急處置裝備資源調度。主要分為以下方面:
(1)對核材料礦區的監測:通過在礦區布設北斗核輻射探測儀實現對源頭的監測。
(2)對車站、機場、港口等國家和城市重要進出通道的核輻射異常監測:通過全方位北斗核輻射探測儀,實現對非法夾帶輻射源的非侵擾式監測,在及時發現和防范。
(3)對醫院、科研機構、企業等涉核單位使用中輻射源和廢料的監測:通過布設北斗核輻射探測儀實現對源的監測,避免不法分子以積少成多的方式獲得核材料。
(4)對重要場合、重大活動現場的核輻射異常探測、定位、報警:大型活動場合配備車載、手持式北斗核輻射探測儀進行移動式巡查,及時發出警報。
(5)在核常態監測一張圖可以完成應急處置資源的管理,在發生輻射源丟失、泄漏緊急情形下,啟動預案,就近調度應急處置裝備對輻射源快速定位找尋,遠距離發現輻射源。
【技術特點】
(1)實現公共區域核輻射實時監控
系統按照國家應對突發事件“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對重要公共場所和放射源使用單位布設監控點,實時輻射值的實時監測,并通過北斗、地面網絡等多種通信發送到監控中心,切實實現了公共安全核輻射的有效日常監測和核輻射突發事件的及時發現響應。
(2)可靠性、安全性高
系統采用多種通信方式,在地面網絡中斷或無覆蓋時,可以通過北斗短報文通信,有效保障系統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同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研制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獨立為用戶提供服務,不受他國控制及政策影響,具有很好的信息保密機制,適用與公共安全監控指揮部門調度指令信息的傳輸。
(3)技術水平領先,業務模式創新
系統采用國內技術水平領先的輻射探測儀,探測精度高、探測效率高、探測距離遠。系統將北斗衛星定位通信和高精度核探測應用與公共安全核輻射監控,業務模式具有首創性,并且符合國家政策發展趨勢。
【技術指標】
(1)便攜式北斗γ成像儀:成像角分辨率為≤3.5°;視場:40°±1°;探測射線能量范圍為59.6keV~1.33MeV;測量靈敏度為距離1米時對活度為3.7×104Bq 137Cs點源成像,SNR > 5:1;防護等級:IP65;工作環境溫度:-30℃~+50℃;持續工作時間:10小時。
(2)全方位北斗核輻射探測儀:探測視野范圍為4π;水平方向定位精度±10°,垂直方向定位精度±20°;探測射線能量范圍為59.6keV~1.33MeV;靈敏度為1µSv/h≥550cps;定向時間為100uCi137Cs@1m,600s。
(3)移動式北斗劑量儀:探測射線能量范圍為59.6keV~1.33MeV;劑量率范圍:0.01μSv/h~300μSv/h;總劑量范圍:0.1μSv~1Sv;計數率1~10000cps;劑量率精確度:<±15%;防護等級:IP65;工作環境溫度:-10℃~+50℃。
【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可應用領域和范圍】公共安全保衛、出入境檢查、輻射環境監測、核材料運輸等。
【專利狀態】已申請專利6項
【技術狀態】小批量生產、工程應用階段
【合作方式】合作開發
【投入需求】1000萬元
【轉化周期】1年
【預期效益】基于反恐形勢的客觀需要、核安全管理與國際接軌的需求、中國核事業發展的需求,在大力發展核能工業和核技術應用的同時,加強對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的監管顯得尤為重要,由此公共安全保衛、出入境檢查、核設施污染檢查、輻射環境監測、核材料運輸等諸多領域對系統式、高效率的核輻射檢查技術和產品的需求是巨大的。本系統的順利研制和成功運用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并產生極大的社會價值。
【聯系方式】曹大泉010-88236346/13811263737
(1)對核材料礦區的監測:通過在礦區布設北斗核輻射探測儀實現對源頭的監測。
(2)對車站、機場、港口等國家和城市重要進出通道的核輻射異常監測:通過全方位北斗核輻射探測儀,實現對非法夾帶輻射源的非侵擾式監測,在及時發現和防范。
(3)對醫院、科研機構、企業等涉核單位使用中輻射源和廢料的監測:通過布設北斗核輻射探測儀實現對源的監測,避免不法分子以積少成多的方式獲得核材料。
(4)對重要場合、重大活動現場的核輻射異常探測、定位、報警:大型活動場合配備車載、手持式北斗核輻射探測儀進行移動式巡查,及時發出警報。
(5)在核常態監測一張圖可以完成應急處置資源的管理,在發生輻射源丟失、泄漏緊急情形下,啟動預案,就近調度應急處置裝備對輻射源快速定位找尋,遠距離發現輻射源。
【技術特點】
(1)實現公共區域核輻射實時監控
系統按照國家應對突發事件“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對重要公共場所和放射源使用單位布設監控點,實時輻射值的實時監測,并通過北斗、地面網絡等多種通信發送到監控中心,切實實現了公共安全核輻射的有效日常監測和核輻射突發事件的及時發現響應。
(2)可靠性、安全性高
系統采用多種通信方式,在地面網絡中斷或無覆蓋時,可以通過北斗短報文通信,有效保障系統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同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研制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獨立為用戶提供服務,不受他國控制及政策影響,具有很好的信息保密機制,適用與公共安全監控指揮部門調度指令信息的傳輸。
(3)技術水平領先,業務模式創新
系統采用國內技術水平領先的輻射探測儀,探測精度高、探測效率高、探測距離遠。系統將北斗衛星定位通信和高精度核探測應用與公共安全核輻射監控,業務模式具有首創性,并且符合國家政策發展趨勢。
【技術指標】
(1)便攜式北斗γ成像儀:成像角分辨率為≤3.5°;視場:40°±1°;探測射線能量范圍為59.6keV~1.33MeV;測量靈敏度為距離1米時對活度為3.7×104Bq 137Cs點源成像,SNR > 5:1;防護等級:IP65;工作環境溫度:-30℃~+50℃;持續工作時間:10小時。
(2)全方位北斗核輻射探測儀:探測視野范圍為4π;水平方向定位精度±10°,垂直方向定位精度±20°;探測射線能量范圍為59.6keV~1.33MeV;靈敏度為1µSv/h≥550cps;定向時間為100uCi137Cs@1m,600s。
(3)移動式北斗劑量儀:探測射線能量范圍為59.6keV~1.33MeV;劑量率范圍:0.01μSv/h~300μSv/h;總劑量范圍:0.1μSv~1Sv;計數率1~10000cps;劑量率精確度:<±15%;防護等級:IP65;工作環境溫度:-10℃~+50℃。
【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可應用領域和范圍】公共安全保衛、出入境檢查、輻射環境監測、核材料運輸等。
【專利狀態】已申請專利6項
【技術狀態】小批量生產、工程應用階段
【合作方式】合作開發
【投入需求】1000萬元
【轉化周期】1年
【預期效益】基于反恐形勢的客觀需要、核安全管理與國際接軌的需求、中國核事業發展的需求,在大力發展核能工業和核技術應用的同時,加強對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的監管顯得尤為重要,由此公共安全保衛、出入境檢查、核設施污染檢查、輻射環境監測、核材料運輸等諸多領域對系統式、高效率的核輻射檢查技術和產品的需求是巨大的。本系統的順利研制和成功運用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并產生極大的社會價值。
【聯系方式】曹大泉010-88236346/1381126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