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鋰離子電池用線狀納米碳導電劑改性技術
發布單位:湖南大學
所屬行業:新材料
合作信息類型:技術協作
機構類型:高等院校
供求關系:供應
合作信息期限:2014-12
參考價格:面議
0
收藏數
合作信息簡介
成果簡介:
將納米碳作為導電劑可以使碳以較小的碳質量分數均勻地包覆在活性物質顆粒表面,并以網絡形式將顆粒連接起來,不但可提高活性物質的導電性,提高電極的充放電效率,而且同時其良好的導熱性能還有利于電池充放電時的散熱,減少電池的極化,提高電池的高低溫性能。本技術工藝簡單,適合工業化。本技術應用于磷酸鐵鋰材料時,其充放電性能突出(1C容量達到150 mAh/g),循環穩定性好,可在新型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中得到廣泛應用。
市場預測:
本課題研究開發的納米碳導電劑包覆技術可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或負極材料。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新興的納米碳直徑在幾個納米到幾十納米,長度在幾十微米以上,很容易將顆粒型的活性物質連接起來形成網絡,將顯著提高電池的大功率性能。同時其良好的導熱性能還有利于電池充放電時的散熱,減少電池的極化,提高電池的高低溫性能,延長電池的壽命。可在新型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中得到廣泛應用。
投資條件及效益分析:主要生產裝置總投資50萬元,其中設備費20—30萬元,土建費5萬元,安裝費10萬元,流動資金20萬元,
合作方式:一次性技術轉讓或技術合作、入股參與提成。
知識產權及獲獎情況:
課題組已在實驗室成功實現公斤級納米碳包覆技術,3wt%時電池循環性能非常優異,放電容量達到150mAh?g-1左右,循環26 周后, 電池的容量幾乎不變, 電流效率接近100%。
目前該技術已申請一項國家發明專利“線狀納米碳導電劑包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方法”
將納米碳作為導電劑可以使碳以較小的碳質量分數均勻地包覆在活性物質顆粒表面,并以網絡形式將顆粒連接起來,不但可提高活性物質的導電性,提高電極的充放電效率,而且同時其良好的導熱性能還有利于電池充放電時的散熱,減少電池的極化,提高電池的高低溫性能。本技術工藝簡單,適合工業化。本技術應用于磷酸鐵鋰材料時,其充放電性能突出(1C容量達到150 mAh/g),循環穩定性好,可在新型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中得到廣泛應用。
市場預測:
本課題研究開發的納米碳導電劑包覆技術可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或負極材料。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新興的納米碳直徑在幾個納米到幾十納米,長度在幾十微米以上,很容易將顆粒型的活性物質連接起來形成網絡,將顯著提高電池的大功率性能。同時其良好的導熱性能還有利于電池充放電時的散熱,減少電池的極化,提高電池的高低溫性能,延長電池的壽命。可在新型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中得到廣泛應用。
投資條件及效益分析:主要生產裝置總投資50萬元,其中設備費20—30萬元,土建費5萬元,安裝費10萬元,流動資金20萬元,
合作方式:一次性技術轉讓或技術合作、入股參與提成。
知識產權及獲獎情況:
課題組已在實驗室成功實現公斤級納米碳包覆技術,3wt%時電池循環性能非常優異,放電容量達到150mAh?g-1左右,循環26 周后, 電池的容量幾乎不變, 電流效率接近100%。
目前該技術已申請一項國家發明專利“線狀納米碳導電劑包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