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低成本低氫耗褐煤加氫液化新技術
發布單位:華東理工大學
所屬行業:石化
合作信息類型:意向合作
機構類型:高等院校
供求關系:供應
合作信息期限:2016-9
參考價格:面議
0
收藏數
合作信息簡介
成果名稱:低成本低氫耗褐煤加氫液化新技術
成果簡介:
本項目屬于科技部863能源領域科技專項,針對褐煤水分高、熱值低、易自燃,不便于長途運輸等特點,直接用水介質替代循環油溶劑,CO或合成氣替代純氫氣,開發了褐煤加氫液化新技術,較傳統的煤直接加氫液化工藝,可以減少褐煤干燥和CO變換等工序,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褐煤的提質加工利用已經受到各界廣泛關注,正在積極開發有關技術,可見本技術的成功開發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實驗對比研究了褐煤加氫液化中CO氣氛和H2氣氛的供氫性能差異,如在四氫萘作為溶劑400℃時,氫氣初壓3MPa下的液化轉化率為89.3%,油氣產率為79.2%;而CO初壓3MPa下的液化轉化率為94.1%,油氣產率為73.9%;相對應的瀝青質前者僅為10.1%,后者為20.2%,兩者相差一倍,表明CO氣氛在加氫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氫有利于煤第一步裂解生成瀝青質等大分子,其加氫的活性高于氣態氫,這進一步證實了煤加氫理論。由于褐煤自身含有豐富的含氧官能團,氣相CO中與水或水蒸氣存在相互作用,促進褐煤的加氫轉化效果,通過對褐煤加氫液化工藝參數(如水煤比、液化溫度、氣體初壓和停留時間)的考察,獲得了比較合適的液化反應條件為,在CO初壓為4MPa,溫度380℃下,勝利褐煤的液化轉化率達76.6%,油氣產率達63.6%,達到了預期目的。
本項目已經完成實驗室小試,比較系統地研究了煤種、催化劑和工藝參數對褐煤制油的影響規律,具備開展試驗放大的技術條件,歡迎感興趣單位洽談。
所屬領域:能源
項目成熟度:小試
應用前景:
世界上褐煤資源豐富,褐煤生產液體燃料是補充國內石油供應的有效途徑之一,內蒙古等地區有豐富褐煤資源,澳大利亞、印尼等國也十分渴望獲得低成本褐煤液化技術,可見本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知識產權及項目獲獎情況: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52361.X。
合作方式:技術開發、合作進行放大試驗。
成果簡介:
本項目屬于科技部863能源領域科技專項,針對褐煤水分高、熱值低、易自燃,不便于長途運輸等特點,直接用水介質替代循環油溶劑,CO或合成氣替代純氫氣,開發了褐煤加氫液化新技術,較傳統的煤直接加氫液化工藝,可以減少褐煤干燥和CO變換等工序,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褐煤的提質加工利用已經受到各界廣泛關注,正在積極開發有關技術,可見本技術的成功開發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實驗對比研究了褐煤加氫液化中CO氣氛和H2氣氛的供氫性能差異,如在四氫萘作為溶劑400℃時,氫氣初壓3MPa下的液化轉化率為89.3%,油氣產率為79.2%;而CO初壓3MPa下的液化轉化率為94.1%,油氣產率為73.9%;相對應的瀝青質前者僅為10.1%,后者為20.2%,兩者相差一倍,表明CO氣氛在加氫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氫有利于煤第一步裂解生成瀝青質等大分子,其加氫的活性高于氣態氫,這進一步證實了煤加氫理論。由于褐煤自身含有豐富的含氧官能團,氣相CO中與水或水蒸氣存在相互作用,促進褐煤的加氫轉化效果,通過對褐煤加氫液化工藝參數(如水煤比、液化溫度、氣體初壓和停留時間)的考察,獲得了比較合適的液化反應條件為,在CO初壓為4MPa,溫度380℃下,勝利褐煤的液化轉化率達76.6%,油氣產率達63.6%,達到了預期目的。
本項目已經完成實驗室小試,比較系統地研究了煤種、催化劑和工藝參數對褐煤制油的影響規律,具備開展試驗放大的技術條件,歡迎感興趣單位洽談。
所屬領域:能源
項目成熟度:小試
應用前景:
世界上褐煤資源豐富,褐煤生產液體燃料是補充國內石油供應的有效途徑之一,內蒙古等地區有豐富褐煤資源,澳大利亞、印尼等國也十分渴望獲得低成本褐煤液化技術,可見本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知識產權及項目獲獎情況: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52361.X。
合作方式:技術開發、合作進行放大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