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光鹵石/鉀石鹽生產氯化鉀成套技術與裝備
發布單位:華東理工大學
所屬行業:石化
合作信息類型:意向合作
機構類型:高等院校
供求關系:供應
合作信息期限:2016-10
參考價格:面議
0
收藏數
合作信息簡介
成果名稱:光鹵石/鉀石鹽生產氯化鉀成套技術與裝備
成果簡介:
我國農業及工業氯化鉀年消費量約為1000萬噸,其中60%依賴進口。鉀資源開發事關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
鉀資源主要分為可溶性鉀資源(包括海水鉀資源、可溶性固體鉀資源和地下鹵水鉀資源)和非水溶性溶鉀資源。目前生產鉀肥(氯化鉀)的主要原料來自可溶性鉀資源,除少量采用海水提鉀外,主要采用鉀石鹽礦、光鹵石礦、硫酸鹽鉀礦和混合鹽礦等可溶性固體鉀礦和地下含鉀鹵水。
可溶性鉀資源生產氯化鉀主要包括分解結晶和浮選兩個主要過程,根據礦物原料和工藝組合情況分為冷分解結晶-正浮選,反浮選-冷分解結晶等工藝。
華東理工大學資源過程工程研究所建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浮選與結晶過程研究測試平臺,可對光鹵石和鉀石鹽制備氯化鉀的浮選工藝、浮選藥劑復配、結晶過程進行在線監測研究;對結晶產品粒度分布、晶體形貌特征分析表征;利用二維激光粒子測速儀PIV、體三維速度場儀V3V及其相關流體力學軟件,可對各類結晶器流場進行數值模擬與分析,實現結構與操作參數的多參數系統優化,開展結晶器設計與工程放大研究等。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形成了上下游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氯化鉀生產成套化、系列化專利工業技術,氯化鉀生產過程中鉀收率高、能耗低、產品品位高。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大型工業裝置得到應用,取得顯著地經濟效益。
所屬領域:化工、資源、裝備
項目成熟度:產業化技術
應用前景:
我國鉀肥短缺,主要依靠進口,鉀肥生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該技術為利用我國稀缺的鉀資源高效提取利用做貢獻,同時可以為開發我國周邊國家鉀資源提供技術支撐。
知識產權及項目獲獎情況:
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合作方式:面議
成果簡介:
我國農業及工業氯化鉀年消費量約為1000萬噸,其中60%依賴進口。鉀資源開發事關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
鉀資源主要分為可溶性鉀資源(包括海水鉀資源、可溶性固體鉀資源和地下鹵水鉀資源)和非水溶性溶鉀資源。目前生產鉀肥(氯化鉀)的主要原料來自可溶性鉀資源,除少量采用海水提鉀外,主要采用鉀石鹽礦、光鹵石礦、硫酸鹽鉀礦和混合鹽礦等可溶性固體鉀礦和地下含鉀鹵水。
可溶性鉀資源生產氯化鉀主要包括分解結晶和浮選兩個主要過程,根據礦物原料和工藝組合情況分為冷分解結晶-正浮選,反浮選-冷分解結晶等工藝。
華東理工大學資源過程工程研究所建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浮選與結晶過程研究測試平臺,可對光鹵石和鉀石鹽制備氯化鉀的浮選工藝、浮選藥劑復配、結晶過程進行在線監測研究;對結晶產品粒度分布、晶體形貌特征分析表征;利用二維激光粒子測速儀PIV、體三維速度場儀V3V及其相關流體力學軟件,可對各類結晶器流場進行數值模擬與分析,實現結構與操作參數的多參數系統優化,開展結晶器設計與工程放大研究等。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形成了上下游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氯化鉀生產成套化、系列化專利工業技術,氯化鉀生產過程中鉀收率高、能耗低、產品品位高。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大型工業裝置得到應用,取得顯著地經濟效益。
所屬領域:化工、資源、裝備
項目成熟度:產業化技術
應用前景:
我國鉀肥短缺,主要依靠進口,鉀肥生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該技術為利用我國稀缺的鉀資源高效提取利用做貢獻,同時可以為開發我國周邊國家鉀資源提供技術支撐。
知識產權及項目獲獎情況:
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合作方式:面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