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臺灣地區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起步較早,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化生產規模。隨著全球汽車及航空航天產業逐漸升溫,臺灣機床大廠為景氣復蘇預做準備,2014年紛紛展開擴建新廠計劃。臺灣經濟部門也計劃從2014年起4年內,每年編列1億元預算,推動臺灣“機床暨零組件整合行銷計劃”,要將臺灣打造成為全球機床暨零組件供應與行銷中心。 臺灣地區60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臺灣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起步較早,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化生產規模,制造成本普遍較低,雖然其產品技術水平比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工業發達國家略差,但是高于大陸企業產品水平。相比之下,中國大陸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起步較晚,一直是數控機床發展的瓶頸。其中,滾動功能部件雖已形成一定產業化規模,但競爭力仍低于寶島臺灣企業產品。 臺灣區機械公會(TAMI)匯總統計,臺灣一月機械設備出口值15.29億美元、年減4.4%,2月出口值13.5億美元、成長24.7%;累計1~2月出口值26.54億美元、成長7.7%。臺灣區機械公會理事長徐秀滄表示,業內2、3月接單顯著增長,第2季出口值會擴增,今年臺灣機械產業產值、機床出口值至少比去年增長10%,向兆元產業邁進。 臺灣經濟部門計劃從今年起4年內,每年編列1億元預算,推動臺灣“機床暨零組件整合行銷計劃”,要將臺灣打造成為全球機床暨零組件供應與行銷中心。 為了替臺灣機械產業找出路,臺灣區機械公會(TAMI)不斷與經濟部門溝通,表達臺灣機床產業相較其他國家并無強大內需市場及特定產業支持,臺灣機床產業須加強整合及重點性行銷,并提供整體客制化服務(DesignToderService),形成臺灣機床產業的獨特競爭力,終于說動國貿局擬定臺灣“機床暨零組件整合行銷計劃”。 臺灣機床產業的發展不能固步自封,更需要與外界的交流合作。2014年4月2日,全國政協常委、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德銘前往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企業北京機床研究所調研。陳會長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探討北京機床研究所與臺灣機床企業合作的可能性,為海峽兩岸的合作搭建橋梁。因此在參觀結束后,陳會長等一行人又與北京機床研究所人員進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座談。陳會長對于臺灣機床行業的情況進行了重點介紹,通過海協會的長期工作,大陸與臺灣地區之間的技術交流進一步推進。 |
責任編輯:朱振杰
相關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的所有作品,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屬于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未經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刊登或使用;獲得授權者轉載必須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站所轉載的新聞、文章、資料等內容的版權歸原文作者和原發表媒體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普及新產品新技術,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推動技術及科技創新,促進廣西企業的發展,并非出于商業目的。本網轉載相關內容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gxgycx@126.com),核實后本網對相關爭議作品刪除處理,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