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作為歷屆科技活動周重頭戲的廣西新技術新產品交流交易會在廣西展覽館開館。盡管有不少參觀者發現,展廳里怎么盡是糧食、蔬菜等“鄉土味”十足的新產品,可大家卻又驚嘆連連:足球般大小的渾圓的紅薯、五顏六色的水果番茄、簡直可與香蕉亂真的金色香蕉西葫蘆、個頭大且耐寒的羅非魚……這些從全區各地精選出來的名、特、優、新、稀品種,不少都榮獲過我區乃至全國科技進步獎項。
彩色農產品掙足眼球
不少人都愛吃馬鈴薯,對馬鈴薯的金黃顏色也是習以為常,可彩色的馬鈴薯你見過嗎?1月10日上午,不少南寧市民就圍在廣西農科院展臺前嘖嘖稱奇。據介紹,這是廣西農科院新研發的“桂彩薯”系列馬鈴薯,該品種不僅有紅色、粉色、紫色、黑色等豐富色彩的表皮,薯肉也呈現不同色彩。
馬鈴薯怎么能變成彩色?有沒有獨特功效?現場的研究人員介紹,通過自主選育的“桂彩薯”薯肉中含有豐富的天然色素花色苷,讓馬鈴薯呈現出繽紛的色彩。而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衰老、防止血管硬化等功能,所以彩色馬鈴薯比普通馬鈴薯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和防癌養生功效。
“這種馬鈴薯也可以生吃,但由于本身沒有甜味,所以口味較淡,加點配料就很好吃了。”研究人員說。
交易會上彩色的農產品不少,如玉林展區的紫色淮山、百色展區的彩色小番茄等,它們不僅有著漂亮的顏色,還具有不錯的養生功效。
什么時候可以吃到這些彩色農產品?據介紹,目前紫色淮山已開始在市場推廣,價格在28元/公斤左右;2013年,“桂彩薯1號”已經通過審定,下一步,研究人員還將推出一系列高花色苷含量的新品種,預計在近一年內參加審定。也許不久之后,大家就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各種彩色農產品的“倩影”了。
“土產品”科技味兒足
香蕉是我們生活中非常普通的水果,這次交易會上,不少人就邊吃邊了解了運用2013年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技術生產的廣西“當家蕉王”——“桂蕉6號”。
“歡迎品嘗,口感有什么不一樣嗎?”在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展示區,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牟海飛大方地讓人品嘗著“桂蕉6號”,市民們也是邊吃邊贊不絕口。牟海飛說,廣西是我國最大的冬蕉產區,保護和施肥措施至關重要。11月、12月是廣西香蕉豐收期,而這時候天氣比較寒冷,香蕉和香蕉苗極易受損害。倘若香蕉苗被凍死,來年的香蕉將可能出現集中某個時段成熟上市的現象,造成香蕉滯銷。目前,由廣西植物組培苗有限公司、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南寧西鄉塘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研發的“香蕉防寒綜合技術”為廣西秋冬蕉生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該技術獲得2013年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近兩年來,我區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創新發展、應用服務、合作推廣等,為豐富老百姓的“菜籃子”、“錢袋子”,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做出了不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