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資訊 » 行業新聞

    富士康現在的自動化已經做到什么程度?

    來源:自動化網     發布時間:2016-05-17
    富士康的“百萬機器人計劃”已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代工模式微薄的利潤意味著,大量投資自動化生產設備會影響公司的效益和股價。但戴家鵬表示,富士康的很多大陸工廠還是要從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向整場自動化推進。

      戴家鵬,是郭臺銘挑選出來實施實現機器人三年計劃的人。近期,記者對富士康自動化總經理戴家鵬進行了專訪,復原過去四年富士康在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探索過程和思考。

     

      戴家鵬看起來并不像一場工業革命的領導者。他說話聲音很輕,語速較慢,由于在1978年便從MIT博士畢業,身邊的人都稱他為“戴博”。但也正是這位學術氣頗重的“戴博”,從2007年富士康成立自動化機器人事業處起,便推動著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向自動化艱難轉型。

     

      富士康的“百萬機器人計劃”已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代工模式微薄的利潤意味著,大量投資自動化生產設備會影響公司的效益和股價。但戴家鵬表示,富士康的很多大陸工廠還是要從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向整場自動化推進。

     

      戴家鵬認為,在招工困難、人工快速上漲的今天,自動化會是中國與印尼等其它低勞動力成本國家競爭的重要手段。他說,中國制造業只有一直保持競爭力,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存活下來。

     

      戴家鵬同時強調,現在人們談論“機器換人”時,過于看重機器人這個硬件,卻沒有意識到,在未來的大工廠里,軟件發揮的作用會更大。

     

      他認為,將工廠機器的各類數據收集起來,進行快速分析,形成決策,才是未來工廠自動化發展的方向。而這勢必會顛覆整個機器人產業現有的以硬件為主的商業模式。

     

      記者:你當時是怎么想到來富士康做工廠自動化的?

     

      戴家鵬:2004年,我來富士康時,并沒有定下來要做自動化機器人。郭董(郭臺銘)讓我先跟在他身邊,經常派我去各個工廠出差,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去了解他的想法和公司的文化。

     

      后來,考慮到我在美國時積累的汽車電子方面的經驗,于是就去了昆山一個與汽車電子相關的工廠。因為機緣巧合,當時有一個案子,比較適合用自動化提升效益,于是就試著做起了機器人及應用。

     

      記者:富士康現在的自動化已經做到什么程度?

     

      戴家鵬:自動化是要分階段來推動的。

     

      第一個階段,是工站自動化,我們可以理解為“點”。這不是要把人大批地換掉,而是用機器人去代替人,去做人們不愿意做、沒有趣味的工作,或是危險的工作,比如車床加工和打磨,工作環境十分惡劣。我們最先開始做的是打磨機器人,開發出來后,逐漸替代了人工,在粉塵環境中工作。

     

      第二階段,是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我們可以理解為“線”。優化生產線后,可以減少機器人的使用量。

     

      第三階段是整場自動化,可稱之為“面”,在生產、物流、檢測等全程實現無人化或少人化。現在,雖然國內一些地方已開始使用智能機器人,但大部分地方還沒做到整場自動化。富士康已經在往這個方向轉,包括我們在成都的工廠。現在,深圳和鄭州工廠正在推進自動化,正處于第二和第三階段之間。

     

      記者:但我也看到,在富士康內部,曾有31.3%的員工和主管在調查中擔心,未來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這會發生嗎?

     

      戴家鵬:不管是服務業還是工廠,有些人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都會擔心自動化會讓自己丟掉飯碗。面對這個現象,我們應該要有這樣一種心態:如果我工作做得不好或附加價值容易被取代,這是會發生的,要擔心的不只是工廠里的工人,還有白領。

     

      剛開始推動自動化的時候,工廠主管并不樂意看到機器人取代人工。但是2008年前后,缺工嚴重,尤其是在打磨拋光這些工作環境不好的工種,很難招到或留住人。于是,工廠主管便只能主動找我們,用機器人去代替人工操作。慢慢地,這些工作就由機器人來做。

     

      每個產業都要保持競爭力。如果競爭力不夠,這個產業就可能會消失。這就好像紡織業,以前在廣東和沿海,現在去了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記者:我們現在也看到,許多制造業工作正在向人工更低的東南亞,甚至非洲轉移,這是不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戴家鵬:不一定,這個要看行業和工作性質。中國本身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有很強的消費能力,而且中國也有一個比較完善的供應鏈。現在,國家希望提高人民工資,讓大陸民眾有能力消費。只要有消費,就會有市場,有一些行業就能就近留在中國。

     

      以前,美國的工業也經歷過類似情況,從北部和中部遷去南部,再搬去墨西哥和中國。當時,美國又何嘗不想通過自動化來保留這些工作?但那時候的自動化效益還不夠顯著,所以沒留住。

     

      現在,中國的工資成本已超過墨西哥。中國當然希望,能把這些工作機會留在國內。現在的不同之處在于,自動化技術及效益已經比二三十年前好很多。

     

      記者:那么,富士康在做自動化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戴家鵬:人跟機器一起工作,有好處,也有不合適的地方。雖然我們很多人認為,這是不錯的做法,可是要真正執行起來,考慮的還是整體效益。工廠管理者要對生產效益和管理方式負責。如果管理者覺得,投資大量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會影響效益,當年賺不了錢,那他可能就不會投資。這是工廠管理者需要承擔的風險。這種情況在工業界普遍存在。

     

      另外,自動化應用于組裝的40年來,盡管機器人技術一直在進步,但還是沒法完全取代人工。人除了會組裝以外,還有各種感覺,所以有些工作,由人來做比機器做要便宜。人還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很快切換去做另一項工作,機器人就沒有這種靈活性。

     

      記者:你從1978年進入美國通用汽車就開始接觸機器人,在你看來,未來的機器人產業會是什么樣的?

     

      戴家鵬:在這個領域,我認為,更適合說自動化,而不是機器人。因為機器人只是自動化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接下來,機器人的商業模式都可能會變。現在的機器人公司主要供應機器人產品。但未來,智能化和軟件會更重要,而機器人則變成輔助。

     

      工廠有大中小之分,做法會不一樣。但所有工廠的信息化程度都會有所提升。在大工廠里,很多生產的數據會傳輸過來,進行快速分析,形成生產決策,這會是未來工廠的一個重點。現在,很多公司做的還都是機器人的硬件,背后軟的信息這塊的技術和服務,未來的工廠可能會更看重。

    責任編輯:覃琬蕓
    相關評論
    新產品展示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国产内地精品毛片视频| 日韩伦理片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国产a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午夜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日韩午夜伦y4480私人影院|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www.精品视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