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發布了一款名為“佳佳”的機器人。剛一亮相,“佳佳”就火了。
“佳佳”火起來的原因離不開她的“高顏值”。據了解,“佳佳”身高約為1.6米、體重不到100斤,單看身材就是個典型的萌妹子。另外,她有一頭濃密微卷的長發、大眼睛、雙眼皮、高挺鼻梁……至于自帶柔光效果的“皮膚”,這可是用硅膠做成的。
除了看臉,“佳佳”的才華也不在話下。在這次正式亮相之前,“佳佳”就擔綱主持了2016“首屆全球華人機器人春晚”和“誰是棋王”半決賽。
和以往大家看到的機器人不同,中科大官方微博對“佳佳”的介紹是:“佳佳”的研究重點在于人機交互中的“特有體驗”。此次中科大首次提出并探索了機器人品格定義,以及機器人形象與其品格和功能的協調一致。

據了解,機器人“佳佳”初步具備了人機對話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軀體動作匹配、大范圍動態環境自主定位導航和云服務等功能。
中科大機器人研究團隊則表示,當今社會手機和個人電腦都具有強大的人機交互功能,在平臺、入口和用戶粘性上都占據了先發優勢。在此背景下,機器人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帶來特有、全新的用戶體驗,就不具備獨立的產品價值,即使實現了產品化,也無法在市場上生存。

至于為何要研發這樣一款“佳佳”,團隊是如何賦予“佳佳”如此美貌的,作為機器人的“佳佳”現在到底有什么用?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昨日采訪了機器人團隊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小平。
【動機】
“佳佳”的真身有點丑
陳小平介紹,此次發布的“佳佳”其實是一個測試樣機和測試平臺,除了機器人“佳佳”,一同發布的還包括一個操作界面,通過該界面可以編輯機器人的說話、表情、動作,并對三者進行時序控制。即使是非專業人員不經過專業培訓也可以使用這一界面。
說起“佳佳”,其實她是個大家族里的成員。陳小平說,中科大從1998年就開始研究智能機器人,2008年還啟動了“可佳工程”,自主研發機器人整機。這次亮相的“佳佳”就是“可佳”的一個子系列。
機器人研究跨多個領域,據介紹,參與到研發團隊的就有計算機學院、信息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的相關學者。
2011年,機器人團隊又把軟體機器人作為一個科研方向。按照陳小平的介紹,軟體機器人的骨骼是軟的,相比于傳統的機器人靈活性更強。
所以中科大機器人團隊研發“佳佳”的早期動機之一,還是科研需要。
從2012年起,“可佳”就連續獲獎,其中包括2013-2015年,在國家服務機器人標準測試中連續三年保持測試總分第一等成績。
“可佳”成了國際上獲獎最多的智能服務機器人之一,但一個問題開始困擾中科大機器人團隊:一個國際上知名度越來越高的機器人,卻沒有自己的形象,而外國的機器人往往都有比較好的形象設計,難道我們就這樣不顧形象嗎?
這一思考不要緊,“可佳”的形象設計就被研發團隊提上了議事日程。于是就有了后來大家看到的膚白貌美的“佳佳”。
【形象】
善良勤懇智慧有“內涵”
“佳佳”亮相后,有人聽說她的原型來自中科大5位美女。在采訪中,陳小平肯定了這一說法。
把軟體機器人作為科研方向后,中科大機器人團隊還決定以制作“可佳”機器人的面部形象為該課題的實驗內容之一。2012年7月,機器人團隊在中科大的女生中征集“可佳”的形象模特,經過一系列挑選,最后選中了5位女生,她們就成了“可佳”仿人形象的最初原型。
陳小平說,軟體機器人理論上具有無限的自由度,所以可以實現豐富的面部表情變化。
經過一年多努力,團隊做出幾個原理樣機,證明了在原理上的可行性。但為一個機器人賦予表情也不是容易事兒,按照陳小平的說法,在頭腦中設想一個形象很簡單,但是軟體做起來比較困難。在確定形象之前還有另外一個困惑,軟體機器人到底該做成什么樣子呢?是卡通形象的還是仿人形象?如果仿人的話,又該是什么樣子?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團隊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機器人應該是什么品格的?
陳小平介紹,經過探討,他們初步確定了三個要求:善良、勤懇和智慧。把這三個要求應用到“可佳”的形象設計上,困惑果然解決了。
具體地說,美女形象有很多種,但只有符合三要素的,才是合理的選擇。例如,“華貴”也是一種美貌,但與“勤懇”不相符,所以被排除在外。于是,對應著這三種品格,有了現在“佳佳”的樣子。
也就是說,在研發團隊看來,現在“佳佳”的形象最能體現善良、勤懇和智慧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