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資訊 » 行業新聞

    東莞大未來:“世界工廠”的希冀與挑戰

    來源: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16-04-15
    最新發布的東莞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東莞市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系統集成部分,在核心關鍵零部件及研發設計環節相對薄弱,預計核心零部件環節2015年實現產值約0.54億元,僅占總產值的3.6%。

      “鞋面激光切割產生的粉塵污染,怎么解決?”東莞激光裝備制造企業——廣東大族粵銘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遇到了客戶的新需求。總經理卓勁松找遍全國也沒找到解決方案,最終找到一家德國環保科技公司牽手研發。

     

      “這種情況在走向行業金字塔尖時經常遇到。材料、加工母機等跟不上,制約我們制造出全球頂尖的產品。”卓勁松的一番話,道出了東莞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直面痛處才能贏得未來。東莞,這座因代工而興,又因此而承受壓力的城市,在轉型的過程中努力探索。

     

      連日來,記者深入東莞經濟轉型現場發現,在經濟新常態下,東莞正在改變過去主要依靠人力、資本、土地和環境投入等要素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向創新要驅動力,培育競爭新優勢,效果逐步顯現。

      

     

      在“中國制造2025”的新命題下,“世界工廠”的希冀與挑戰并存。從如何突圍制造業核心零部件之困,到如何整合全球創新資源,走向全球供應鏈高端環節,更大的變革正在“世界工廠”發生。

     

      1.再破瓶頸

     

      掌握核心技術開辟新藍海

     

      對于東莞制造,人們固有的印象是:組裝一臺電腦賺取微薄的代工費,而核心零部件、品牌等更高利潤環節在海外。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手機配套零部件生廠商——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為vivo、OPPO等手機品牌制造金屬結構件,去年通過智能制造實現工藝升級,業務營收增速驚人,同比增長67.98%。

     

      東莞市本潤機器人開發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諧波減速器在今年春節前正式量產。作為核心零部件,減速器占據機器人生產成本的三成左右,過去一直被國外品牌壟斷。該公司董事長阮景文說,由于有價格優勢,適合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機器換人后實現短周期內回本的需求,產品訂貨量猛增。但是,阮景文和團隊也面臨著考驗。“有些關鍵技術還未突破,我們的諧波減速器精度只在一定范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國外品牌還有差距。”

     

      最新發布的東莞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東莞市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系統集成部分,在核心關鍵零部件及研發設計環節相對薄弱,預計核心零部件環節2015年實現產值約0.54億元,僅占總產值的3.6%。阮景文認為,在機器人產業領域真正走向核心部件的生產,是“世界工廠”的美好愿景,也是最大挑戰。

     

      目前,被稱為世界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安川和發那科搶灘登陸珠三角。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豐禮說,面對挑戰,本土機器人企業需要引入技術、自主研發,更多地培育基礎研究人才,做更多的技術積累。

      

    機器人產業反映著東莞制造業的普遍狀況。東莞市機器人產業協會會長蔣仕龍說,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一大批東莞制造企業加快向創新轉型,但是核心環節仍然被歐美企業掌控,未來要擁有核心技術,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2.再拓空間

     

      “走出去”擁抱全球新機遇

     

      一列K1310/11次旅客列車緩緩進入東莞東站,乘客稀稀落落地下車。數據顯示,2011年東莞東站旅客發送量超過518萬人次,而2015年僅有約370萬人次。

     

      東莞東站客流量的今昔對比,從另一種角度折射東莞制造業的轉變。原材料漲價,用工成本高企,代工企業開始“東南飛”……最早通過“三來一補”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起來的東莞,遇到了問題。

     

      “人口紅利開始消退,東莞制造業無法再利用密集的勞動力創造更多價值。”廣東比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大孟發現,服裝大訂單一去不復返,未來要從柔性化生產、定制化服務入手,掘金小訂單。

     

      在“比朗男裝定制”APP上,一件襯衫從面料、衣領到口袋、紐扣,隨意搭配。王大孟說,制造企業急需擺脫被動的訂單模式,要主動走出去貼近市場、迎合用戶需求,才能精準改造、研發出附加值高的產品。

     

      當低端制造流向東南亞等低成本地區,更多中小制造企業通過商業模式創新贏得新的市場空間。東莞外商投資協會副會長于健平說,東莞產業鏈相對齊全,在有機會的情況下,企業很少考慮搬遷,而是考慮自動化改造或開發新產品,找到新的發展路徑。

     

      王大孟坦言,目前,像比朗這樣實現定制化生產的企業在東莞并不多見,核心問題在于技術短板。以比朗為例,IT公司與紙樣師傅磨合三年最終才完成服裝定制系統,前后寫了多達10萬行代碼,“這些都需要技術來支撐”。

     

      告別大訂單,“走出去”直接建立與海外市場的聯系,成為一些企業新的挑戰。

     

      去年是唯美陶瓷的國際化元年,公司不僅開始自建渠道,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還在美國田納西州建廠,與歐美頂尖企業同臺競技。唯美集團董事長黃建平說:“原來代理商只賣產品,現在要自建渠道、品牌,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剛剛開始。”

     

      “如果我們的制造業能實現有效供給,把13億國人的消費留在國內,發展潛力巨大。”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則把目光投向國內。她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制造企業要順應消費升級的潮流,不斷升級產品質量和服務,打造知名品牌。

     

      廣東省社科院企業研究所副所長李源說,東莞有根基深厚的制造業基礎,也有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應該繼續大膽“走出去”,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創新驅動發展,將產品和技術輸出去,滿足全球貿易的新需求。

     

      3.再造優勢

     

      全球創新整合培育發展新動力

     

      東莞市琪勝鞋業有限公司4年前收購了兩個國際知名品牌——意大利的迪寶·阿治奧和西班牙的卡拉漢。公司董事長尹積琪說,公司以前靠代工,現在借助收購有了自己的高端品牌,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一雙鞋子的價格從原來的幾十元賣到了現在的最高數千元。

     

      像琪勝鞋業一樣創新轉型,是不少企業家的期待。據東莞市商務局統計,目前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有4000多家,其中擁有自主品牌的僅有2000家。

     

      東莞有985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全省地級市數量最多。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兩大領域,共有451家,占全市的62%。在這背后,一個數據引起人們的深思:2015年,在東莞專利授權總量中,發明專利授權量占比僅有10.42%,仍然偏低。

     

      “目前,制造業面臨人才的瓶頸問題,研發和技術人才尤其緊缺。”黃建平說。數據顯示,東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員超過25萬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僅占1.5%。

     

      背靠廣深、連接港臺的東莞如何從全球創新合作中獲取制造業提升的新動力,被卓勁松等企業家寄予厚望。

     

      大族粵銘兩年前在上海成立研究院,卓勁松計劃著未來要到歐洲建研發中心。他說,東莞制造業的未來,要從以前的被動承接歐美轉型到未來的全面合作。

     

      去年,中德創新產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友倫把一項德國的節能技術推介到東莞。他認為,將國外技術與中國市場和東莞制造業嫁接,是全球創新整合的探路石。

     

      幾年前,東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將總部搬到東莞,最近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合作攻堅新技術。公司總經理黃曉河說,越來越多企業橫跨莞深兩地發展。與深圳的創新互動為東莞注入新動力,但是黃曉河等企業家仍然碰到“天花板”——缺乏高水平大學的前端和原始創新支撐。

     

      深圳市企業家協會會長劉應力說,位于深港穗之間的東莞要結合自身產業特點,構建“啞鈴式”創新體系,“啞鈴”一頭是港臺,另一頭是廣深,手柄是東莞。“東莞應該借助廣深、港臺的高端人才,探索離岸式創新。”

     

      國務院參事湯敏說,東莞未來的發展,應該定位于全球低成本創新的新高地,引入并培育全球創新成果,利用自身強大的制造轉化能力實現二次創新,逐步增加顛覆性創新的比重,從全球創新的跟跑者走向領跑者。

     

      觀察

     

      兩個多月前,是“企業關停”“代工不行了”等新聞話題讓我們踏入東莞。行走在莞邑大地,在手機工廠的流水線上,我們看到過新一代旗艦機上市前熱鬧的生產場景。在特斯拉橫瀝供應商的車間里,我們也經歷了價值千金的車身零部件模具下線的驚心動魄。一線采訪的真切感受,抽絲剝繭的分析推理,讓我們似乎觸摸到東莞強勁的脈動和灼人的溫度。

     

      舊的發展模式遭遇的困境已經證明,原有生產體系和貿易體系不能給東莞制造提供后續動力。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下,在“全球工業4.0”的浪潮中,作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其未來的競爭力在哪里?

     

      我們發現,盡管一批東莞手機已經具備了全球化供應鏈的管理能力,但目前這樣的領域僅限手機。我們發現,雖然東莞機器換人轟轟烈烈,但在精度要求更高的領域,還是以人工為主。我們還發現,盡管吸納了數百萬外來務工者,但在莞的務工者技能仍然有限。“世界工廠”希冀轉型成功,并且正視過程中的挑戰。

     

      在新的貿易格局下,產地與市場的關系正在重構。我們看到,電商尤其是跨境電商已經讓東莞出現小批量、多頻次定制化生產和柔性生產的萌芽,但這種“概念”生產場景距真正的量化生產場景還很遠很遠。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前會長郭山輝到美國買“通路”,本地知名民企唯美陶瓷在全球建設銷售網絡,但更多靠代工起家的莞企到現在還不具備這種能力。作為外貿大市,東莞和全球市場持續聯系的開放度,也依然制約著東莞制造升級。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創新資源的流動和知識的交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活躍。琪勝鞋業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大族粵銘計劃在全球多個地方設立實驗室,東莞的創新已經不能用一時一地的眼光來觀察,全球性的創新整合能力,才是考驗未來東莞制造的終極命題。緊靠深圳這個創新高地,東莞能不能從原來的生產和貿易中心走向創新和技術的孵化中心?這必須給出答案。

     

      過去30年,東莞創造了后進城市趕超發展的奇跡。放眼未來,我們堅信,東莞不懼挑戰,奇跡將再次上演。

     

      對話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

     

      東莞要從“搭臺者”轉變為“主人翁”

     

      問:未來,東莞將面臨人口紅利的消失,市民的年齡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從城市層面而言,東莞應該怎樣面對這種變化?城市轉型路徑在哪里?

     

      張燕生:在經濟舊常態時代,東莞和佛山都是佼佼者。佛山是民營經濟比較活躍,東莞則是在嵌入全球分工體系方面占據優勢,代工做得好。然而品牌和技術都不是自己的,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土地、勞動力等成本的上升,東莞在轉型升級上的瓶頸顯現出來。

     

      如何適應新常態?就是要邁向產業鏈中高端,最核心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下一步,東莞應主動學習先進的經驗和技術,以培育自己的優秀的人才。

     

      事實上,面向“中國制造2025”,東莞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而是要借助全省、全國之力,去探索轉型,引領新常態。

     

      問:這些年,智能手機產業成為東莞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亮點,也引起了對過于依賴單一產業的擔憂,東莞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誰來繼續支撐這座城市的中高速增長?

     

      張燕生:東莞以前的模式是“領孩子”,就是營造好的環境,好的條件去吸引企業,招商引資是亮點,但缺乏內生性的增長因素。比如,臺資企業等在全球產業鏈遷移的過程中,能否將有價值的環節留下來,升級后的環節是否還留在東莞,這是取決于外商的。因此,東莞今后還是要更多依靠內生性的增長,搞自主研發和自主品牌。未來,東莞不能只做“搭臺者”,更應該飾演“主人翁”的角色。近年來松山湖高新區的發展是個突破口,東莞政府應該扶持本地實體經濟的發展,培育更多優秀民營企業。

     

      東莞可以利用周邊廣州、深圳等城市圈形成創新區域集聚,尤其是在對接深圳方面做文章,那邊有產業集群和創新配套。現在東莞各個產業中有“隱形冠軍”,但還缺人才、技術、品牌等,這方面有賴于政府增加有效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依靠和發展相關環境去提升。

     

      結語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并提出要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國。

     

      中國命題,廣東探路。作為全省乃至全國著名的制造業基地,東莞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配套日趨完善的現代工業體系,已成為是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縮影和樣本。過去兩個多月,我們走進東莞經濟轉型發展的第一線,與企業家、創客、產業工人、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深度對話,見證世界工廠的結構調整、動力轉換。從低端的“代工廠”成長為高端制造的智造中心,東莞經濟正在經歷的變化,過程艱難,卻是中國制造的必經之路。

     

      今天,東莞經濟轉型現場報告系列報道暫告一段落,但是我們對東莞經濟樣本的關注仍將持續。我們期待,這片熱土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為中國經濟轉型再開模具、再造范本。

    責任編輯:覃琬蕓
    相關評論
    新產品展示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秋霞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观看|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re99|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成人国产精品2021|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