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產業領域,風云變幻,政策激蕩,房企大佬轉型介入,資本市場重金圍剿,政府政策頻繁緊收。產業地產急需整合外界資源,打破固有的思維。隨著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來臨,給產業園區帶來了轉型升級的契機,在這樣的形勢下,產業地產如何轉型突圍?而突圍路徑在哪里?又有哪些國外的經驗可以借鑒?德愷(中國)董事長——Claus Treppte先生闡述了“工業4.0德國的產業邏輯”。
工業4.0主要是把現代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聯系起來的一個新的產業模式。工業4.0這個名詞為什么會出現,第一次出現是在漢諾威的博覽會上,這個名詞的產生是在德國政府尋求新的項目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工業4.0關注與聯系人、機器和產品之間的關系。工業4.0這個詞背后包含著四次重要的工業革命,第一次是在十九世紀,蒸汽動力的技術增加了一定的生產能力;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開拓了大規模組裝性工作;第三次就是工業生產的自動化。
工業4.0主要就是工廠里面降低工人的比例,增加更多的自動化和機器人的人工智能的使用。這不僅僅是產業革命,更多的是新的人類發展進程,開創了人類發展進程的下一頁。
我們從工業3.0發展到工業4.0,主要是更多的生產過程,生產的單元,使用自動化的過程,使用人工智能,使用更多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我們的目標是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人工作的價值,提高工作的效率。工業4.0為什么是從德國興起的,德國有很好的工業能力和平臺,政府贊助這個平臺,尋求工業發展的未來,使得工業生產更有效率。

德愷(中國)董事長Claus Treppte
我們一直在說智能工廠,什么是智能工廠,也是工業4.0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智能工廠體現在一些元素上,第一機器之間可以自動配合;第二機器的維護過程是可以靠自身的智能執行;第三個是智能工廠每個智能單元是相對獨立的,之后可以相互交流。
這是一個智能工廠的照片,可以看到,工廠操作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通過一些智能的單元來完成。工業4.0的產生也出現了一些相關的問題,比如說產業的改變會帶來一些勞動力的解雇,德國政府也是在找一些新的工作崗位,來看解雇的崗位和新的崗位之間的平衡。工業4.0是如何改變我們工作的,在工業4.0背景下,對勞動者教育背景的要求更高,職業培訓變得更有挑戰性,勞動者進行跨學科的教育才有機會在這個大背景下得到工作。教育和培訓將承擔更重要的角色。
下面舉一個例子,在工業4.0背景之下,我們需要買東西,在買東西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客戶的信息、商場的信息這些信息要在這個大背景下進行快速的交互。這是一個相機管理軟件,可以把生活的視頻和照片傳到云上。這也就意味著你需要更多軟件上的支持,才可以實現,這也是工業4.0背景之下每個產業都需要涉及到的問題,就是軟件的開發。
給創業者一點意見,在工業4.0背景下,可能有這樣一些商機,比如說軟件開發,APP的開發,IP和云的安全保障,特別是IP和云的安全保障,在產業鏈每個環節都會遇到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