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資訊 » 行業新聞

    中國機器人產業遭質疑:連方向都錯了

    來源:新浪科技     發布時間:2015-08-07

      

    圖片來源:華蓋創意

     

    圖片來源:華蓋創意  

        來源:界面 

     

      熊少翀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正在制定過程中。國家發改委在8月3日正式面向社會發布意見收集通知。受益于“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機器人成為時下最熱門的產業之一。然而就在這時候,行業內冒出了不和諧的聲音,稱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連方向都是錯的。

     

      持這一觀點的是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創始人兼執行主席、亞洲制造業協會首席執行官羅軍。

     

      8月5日下午,界面新聞記者在位于北京的亞洲制造業協會辦公室采訪了羅軍。

     

      羅軍認為,未來30年中國都將繼續保持全球機器人最大市場。目前國外工業機器人市場已趨于飽和。韓國每萬名工人對應的機器人數量為440臺,日本為332臺,德國為273臺,全球平均數約為50多臺,而中國卻不足30臺。

     

      2014年,中國共消費5.6萬臺工業機器人,其中4萬臺進口,國產僅為1.6臺(新浪科技注:應為1.6萬臺)。羅軍預測,2015年中國的消費量將超過8萬臺,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5萬臺以上,遠遠超過目前全球市場總量。

     

      但盡管如此,在羅軍看來,中國在全球機器人行業上毫無影響力。中國在機器人行業的創新能力遠遠落后于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而眼下在機器人產業上所付出的努力,“連方向都是錯的”。

     

      最近,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正在火熱推行“機器人換人”,通過對購買機器人的企業給予不同程度補貼的方式,促進傳統產業大量使用機器人。例如深圳市計劃在2014年-2020年,每年對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安排5億元補助。

     

      “這樣做的好處是促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推廣了機器人技術的使用,但弊端也非常明顯。”羅軍說,由于中國機器人企業缺乏競爭力,在大量推廣使用中反而被國外產品占去“蛋糕”的大頭,進一步擠壓中國機器人企業的生存空間。

     

      目前,盡管中國機器人的市場份額占全球的40%,但是,中國500家機器人企業“小而散”,僅占國內市場的不到30%。其中超過50%份額被“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占有。

     

      在30%的份額里面,中國企業在中高端的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關鍵零部件上基本都得依賴進口。

     

      此外,羅軍發現,多地推行的“機器換人”計劃與扶持本土機器人政策出現脫節現象,機器換完了,當地的機器人產業卻并沒有發展壯大起來。

     

      為了發展機器人產業,中國多個沿海城市大舉招商引資,吸引了包括“四大家族”在內的多家國外機器人生產商來華投資建廠。ABB更是把全球機器人事業總部,以及兩大生產基地之一放在了上海。

     

      這一方式也被羅軍認為是“方向性的錯誤”。他說:“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僅僅適用于中西部地區,而沿海發達地區寸土寸金,應該用更大的精力去創新。”

     

      在羅軍看來,單純通過引進國外廠商來發展本土機器人產業將適得其反,嚴重擠壓國內機器人企業的發展和生存空間。

     

      事實上,工信部在去年1月就已發布了《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加上今年5月,國務院正式提出“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中國機器人產業迅速成為熱門,產業園遍地開花。

     

      在一片叫好聲中也不乏有擔憂者,擔心“大躍進式”的發展導致產能過剩,泡沫化嚴重。羅軍也屬于其中一員,他認為當前國內的機器人產業園建設“已經處于失控狀態”,缺乏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和行業規劃。

     

      更關鍵的是,羅軍認為,中國沒有看清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趨勢,只是盲目跟著國外跑。

     

      “中國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下一輪產業發展的布局上,也就是智能機器人。”羅軍說,機器人只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將是與智能制造相結合,與市場需求相結合,需要不斷深化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

     

      也正因如此,羅軍將其于2012年3月15日創立的中國機器人產業創新聯盟改名為“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這是一家非營利性民間組織。

     

      羅軍認為,人類將在10年后基本進入智能制造時代。為此,他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即“機器人產業2.0時代”,以區別于機器人解放人力的“1.0時代”。他還將在明年春節前出本書,詳細闡述這一概念。

     

      他認為,智能制造的主要特征是平臺化、集成化、系統化、模塊化、網絡化和自動化。智能機器人將真正具有接受信息、處理信息、與人交流、與人互動的能力,能夠應對許多非固定性模式挑戰。

     

      “目前全世界現有的機器人,在智能方面,頂多也就相當于兩三歲的小孩。”羅軍說。

     

      盡管目前中國機器人企業在關鍵零部件上存在技術短板而大多依賴進口,但這些在羅軍看來并不是關鍵問題。

     

      他認為,機器人產業也在不斷轉型升級,等到中國在關鍵零部件上趕上了國外水平,或許由于制造技術的變革,這些零部件已經變成了“白菜價”,而美日等國又搶占了新一輪產業發展的先機,中國只能再次追趕。

     

      因此,羅軍認為,中國應該更多地做前瞻性、戰略性、創新性的工作,在智能機器人的方向上針對未來即將出現的需求提早布局,而不是再走“世界工廠”的老路子。

     

      在這方面,美國可以成為中國效仿的對象。1962年,美國誕生了全球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但在1960年代后期,日本大量采購美國機器人,并在此基本上通過模仿、吸收、創新,到1970年代后期,日本機器人反而超過美國,奪得全球機器人的頭把交椅。

     

      然而,最近十年,美國找到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開始在作戰機器人、太空機器人、類人機器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搶占先機,奠定了全球作戰機器人和太空機器人80%的市場。在類人機器人方面,以谷歌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機器人已經遙遙領先。

     

      羅軍還認為,未來十年,美國將重新奪回頭把交椅。

    責任編輯:覃琬蕓
    相關評論
    新產品展示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麻豆|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videossexfreeohdbbw|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老司机无码精品A|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