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用工缺口上升,企業招工難,這決定了東莞等地“機器換人”戰略實施的必要性。據悉,自2014年珠三角東莞、佛山等地市相繼發布“機器換人”戰略規劃以來,在專項資金的補貼激勵下,這些地區實體制造業企業向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轉型的氛圍日漸濃厚。如東莞市政府設立了東莞市“機器換人”專項資金,從2014年起每年出資2億元,連續3年共6億元支持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最高補貼比例可達設備總額的15%。
本次東莞市首家民營無人工廠的開工建設,無疑推動了當地“機器換人”戰略進入新的階段。小編獲悉,當前東莞用工缺口已達到10萬人以上,“無人工廠”的開建不僅將大大緩解用工慌難題,而且還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
據東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至今東莞推動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達到505個,投資金額達42億元,可減少企業用工3萬余人,企業投資成本有望在兩年內收回。
東莞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翟所領認為,盡管初期工業機器人等基礎設施投入較大,但成長性較強的企業有望在幾年內收回成本,“比起人力成本每年增長20%以上的不確定性,還是要劃算。”
建設無人工廠的東莞松山湖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介紹,無人工廠與傳統的人工操作相比,將壓縮人工數量九成,而且產品的質量和生產車間的安全性都將得到提高。
國產機器人產業也將迎來迅速增長的黃金時期
據業內人士分析,“無人工廠”的開建不僅將緩解用工荒的難題,而且還將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產生積極影響。據了解,本次推進的“無人工廠”建造體系,首期計劃投入1000個無人機械手,前期已有100個機械手率先“上崗”。
業界人士認為,在珠三角地區制造業企業轉型“中國智造”的關鍵時期,地方政府“機器換人”戰略的實施令企業“服下了一顆定心丸”,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據預判,國產機器人產業也將迎來迅速增長的黃金時期。
據了解,目前,國產機器人占國內機器人市場份額僅約13%,國內機器人產業在單體以及核心零部件研發方面仍落后于日、美等發達國家,其本體成本遠高于國外同類產品。但是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助理研究員黃陽華博士認為,隨著“機器換人”等戰略的推進實施,我國機器人市場將迅速發展至萬億數量級。
深圳眾為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悅偉也表示,“隨著一些地區勞動力短缺現象日益嚴重,機器人的需求將逐漸增加,這也將倒逼機器人科研技術實現更多突破、更多國產化。”
另外,分析認為,我國己經進入劉易斯拐點,其中的顯著影響是人口紅利的消失會使企業用工成本的上漲,類擬東莞這樣的“無人工廠”建設將會越來越多,這將促使自動化水平大幅提高,機器人的需求在今后幾年將大規模增長。
利用機器人技術提升我國工業發展水平,完成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已經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機器人和自動化產業將成為未來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并將在我國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中國制造2025”規劃即將發布,業內人士透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等10大行業被寫進其中,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發布,國產機器人也將會迎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