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透露,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目標,將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并制定實施方案和規劃體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當天還表示,發改委正在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
“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是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提出的概念。其中,“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中國制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的“三步走”戰略,是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互聯網+”則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對于“中國制造2025”,蘇波表示,它采取了重點突破的戰略,主要包括十大領域、五大工程和一個綠皮書。
其中,十大領域是指順應“互聯網 ”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等領域。
五大工程包括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能制造、工業強基工程、綠色發展工程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此外,還有一個高端領域技術路線圖綠皮書。
“這個綠皮書不是政府給企業或者市場去畫一個指令性的框框。”蘇波指出,這是實現中國制造強國建設必須達到的基礎技術目標,要求做到動態管理,兩年一修訂,不斷深化。
“中國制造2025”采取了重點突破的戰略,主要包括十大領域、五大工程和一個綠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