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產業布局的重點項目,3月24日,微軟和三星表示,2015年將是物聯網年。物聯網概念的出現已經在科技屆存在了很多年,現在它終于可以準備起飛了。
近年來,我國物聯網產業持續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國家政策的發力扶持和業內企業不斷努力下,技術研發取得了重大發展,市場化也穩步推進。“十二五”期間,在國家政府的引領之下,物聯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秘書長溫學禮表示,在物聯網發展的重大機遇面前,中國企業要充分發揮產、學、研聯盟的自主創新作用,以市場為導向,做強物聯傳感產業。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物聯網應用市場發展趨勢與行業投資研究報告》顯示物聯網產業在產業升級、節能減排、拉動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預測,到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30%,市場前景巨大。
那么,目前我國物聯網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的市場是非常廣闊的。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以及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我國物聯網產業有什么發展目標?
根據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我國物聯網發展的十年目標是把我國初步建成物聯網技術創新國家。總體而言,物聯網產業建設在我國的發展令人期待。
一、自主創新,掌握核心關鍵技術
我國物聯網發展較西方國家起步晚,關鍵技術仍被西方國家壟斷,在技術上已經明顯落后于西方國家。加強自主創新,研發核心關鍵技術成了我國物聯網產業建設的重要內容。
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目前,我國物聯網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物聯網核心環節如高端傳感器、無線傳感網絡、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等方面基礎薄弱,在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等方面與國外有一定差距;兒是缺乏龍頭骨干企業。國物聯網具有強大支柱作用的龍頭骨干企業還比較缺乏,物聯網整體水平較低,產業集聚帶來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能夠有效的帶動產業技術的發展,攻克技術發展瓶頸。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物聯網技術在國際標準制定中掌握重要話語權,初步實現“兩端趕超、中間突破”。即在高端傳感、新型RFID、智能儀表、嵌入式智能操作系統、核心芯片等感知識別領域和高端應用軟件與中間件、基礎架構、云計算、高端信息處理等應用技術領域實現自主研發,技術掌控力顯著提升;在M2M通信、近距離無線傳輸等物聯網網絡通信領域取得實質性技術突破,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二、國際競爭體系初步形成
體系建設維護著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而標準化體系建設將呈現行業從應用方案提煉形成行業標準,以行業標準帶動關鍵技術標準,逐步演進形成標準體系的趨勢。
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需要加強市場規范,協同各領域共同推動產業建設的發展。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曾表示,要扎實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體系。
馬凱指出,要著力突破核心芯片、智能傳感器等一批核心關鍵技術;著力在工業、農業、節能環保、商貿流通、能源交通、社會事業、城市管理、安全生產等領域,開展物聯網應用示范和規模化應用;著力統籌推動物聯網整個產業鏈協調發展,形成上下游聯動、共同促進的良好格局;著力加強物聯網安全保障技術、產品研發和法律法規制度建設,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著力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物聯網人才隊伍建設。
三、物聯網要把技術與人的行為模式充分結合
物聯網將社會的行動都互聯在一起,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將是把物聯網相關技術與人的行為模式充分結合的結果。中國具有領先世界的制造能力和產業基礎,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國人具有邏輯理性和藝術靈活性兼具的個性行為特質,物聯網領域在中國一定可以產生領先于世界的新的商業模式。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高新技術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二十年前,我國接入國際互聯網,從此開啟了互聯網時代。今天,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我國智能產業建設逐步走向世界,開啟了智能物聯的新時代。據了解,在未來十年,物聯網在全球范圍創造的整體價值將達到19萬億美元。物聯網發展之勢不可擋,未來將是萬物互聯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