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第三大產糖國、第二大食糖消費國的中國,糖產業已連續虧損3個榨季,陷入發展困境。如何破解糖業困境,成為主產區今年廣西“兩會”熱議的話題。
“今年將實施糖產業的'二次創業',創造新業態,增強競爭力。”1月27日至2月1日,廣西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南寧召開,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陳武在會上作工作報告時表示。
廣西是中國最大的產糖省區,總產糖量占全國60%以上。由于受國際糖價影響,糖價不斷下跌。加之生產成本高,農業基礎較薄弱、機械化程度低,以及多數糖企抵御風險能力較差等問題,使廣西糖業走到了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
“若再不采取措施挽救,中國糖業將會消失。”廣西糖網食糖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偉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糖價的下跌,不僅影響蔗農的種植積極性,部分糖企虧損加劇甚至出現破產風險。
蔗農種植積極性的降低已凸顯在甘蔗的種植面積上。據了解,2014/2015年榨季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約為100萬公頃,較上一榨季減少約7萬公頃。
由于入不敷出,廣西前五名糖企的廣西豐浩糖業集團有限公司資金鏈面臨斷裂風險;廣西永凱糖紙集團也被證實面臨困境。
為破解困境,廣西官方率先提出“二次創業”,并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陳武表示,廣西將安排22.32億元建設5.3萬公頃高產高糖(“雙高”)糖蔗料基地,同時謀劃產業多樣性發展的新路徑,大力發展綜合利用和深加工。
2014年廣西發布《廣西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在3至5年內建設33.3萬公頃“雙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基本實現經營規模化、種植良種化、生產機械化、水利現代化,以提高糖料蔗單產、糖分和生產效益。
廣西人大代表、農業廳廳長謝澤宇表示,糖業“二次創業”,就是要延長產業鏈,發展精深加工,這需要蔗民、企業等市場主體以及政府地參與,“單打獨斗做不了”。目前,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的廣西糖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正在制定當中。
作為糖業”二次創業“的參與主體之一,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南華集團)則希望獲得國家層面更多的重視。廣西政協委員、南華糖業集團董事長馮小華表示,希望國家繼續加強對食糖進口的管理,嚴格查處違規建設的原糖加工企業,糖料實行目標價格管理,實現糖業的可持續發展。
“廣西的農業企業應該走出去,與東盟國家開展合作。”長期在海外投資農業的柬埔寨中國商會副會長湯建湘則提出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他表示,東盟國家土地資源集約化高、易進行農業機械耕種,并且勞動力成本低,廣西糖企因利用地緣優勢,“走出去”發展蔗糖產業以降低成本。
據悉,與越南山水相連的廣西崇左市,其轄區內的邊境四個縣市,均有在越南種植甘蔗,合計一度達3萬畝之多。
“糖業涉及國家食糖安全和廣西2000多萬蔗農、10多萬產業工人的切身利益,無論如何要千方百計保住。”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此前曾表示,蔗糖業目前雖然遇到了嚴重困難,但產業基礎還在,市場需求也是不可或缺的,國家高度關注、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