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京胡的也能造電梯?還造出了令老外拜服的電梯!他,就是中國三星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施鳳鳴。
年過古稀的施鳳鳴先生談起他的三星電梯,那是神采飛揚,如數家珍。“我是半路出家,當年從賣電梯、裝電梯、修電梯到‘再制造、再創新’電梯歷經30年了,硬是把自己從一個外行‘逼’成了內行。給我精神動力的,是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名言:‘學、會、精、通、化’,這也一直是自己的座右銘。”
洋為中用創新發展
“起點高在于你沉得深。我在創建公司的時候,就在想,不能走簡單的復制之路,要學習國際上先進電梯的制造技術,要洋為中用,推陳出新”。施先生說,“為了創辦一個現代的高起點公司,我多次出國考察,經過市場調研考證后決定把三星電梯的產品定位放在日、美、德原裝進口電梯和他們的合資產品之間,走出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高檔電梯發展之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中國的電梯廠家還沉湎于用繼電器控制電梯的時候,施鳳鳴研發出中國第一臺用電腦PC交流雙速電梯和電腦控制調壓調速電梯及變頻調速電梯。當眾電梯廠商開始要復制其產品時,施鳳鳴又開始研究引進“洋槍洋炮”了。
施鳳鳴決定放棄熟門熟路的產品,改普通變頻器調速為矩陣變頻調速,從有齒輪電梯到創造全中國第一臺最先進的永磁同步乘客電梯和醫用電梯。
三星電梯從日本、德國進口了西門子的控制系統及阿貝格的永磁同步曳引機系統。但施鳳鳴不依附洋品牌,“必須自主創新,才能和洋人叫板”。因為洋電梯到了中國,也會“水土不服”,無論是電梯運行,每次的人數、使用頻率,每小時都大大高于在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就縮短了洋電梯的使用壽命,加大了洋電梯不斷修理和使用的成本。你看施鳳鳴是怎么來改進和創新的?
國際上,所有的無齒輪曳引機,無論是永磁同步還是交流異步,均為懸臂式設計,每臺電梯重達十幾噸的重量均由電動機伸出的懸臂輪(曳引輪)承擔,軸承過度負重運行,對電梯運行品質和使用壽命都有較大影響。施鳳鳴做夢都在解剖難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通過二次設計和二次制造,使懸臂結構改造成橋式結構,最終巧妙地通過把電梯底部設計成懸浮式自由調節底座,由兩組可自由調節的“點”,同時在曳引輪中間加了一根軸,使其成為一組可在運行中相互根據負載和軸承不斷進行自由調節的一架“活動”橋梁,并形成了三個受力點,使曳引機的受力更為均衡。這項技術的研發成功,大大延長了進口機組的使用壽命,并使其承載能力提高100%,一舉突破了國際流行的曳引機傳統模式,引起了歐美日電梯同行的關注和震驚!倒過來要向中國三星電梯學習先進的技術,德國、日本廠方來人考察后,都夸獎三星比蒂森克虜伯和三菱用得好。
節能環保推陳出新
高效節能、綠色環保,才能引領21世紀電梯節能新風尚。施鳳鳴認為,一臺好電梯的三大部件,即曳引機、控制系統、門機系統,都應該是鶴立雞群的明星。三星電梯在解決了電梯三大主要部件和其特色專業的醫用電梯以后,決然放棄了在低端電梯市場中的價格戰,而是將其發展重點放在了以技術創新、科技領先為主的電梯再制造,特別是把重點放在了已使用了十多年,形將報廢的三級甲等醫院和政府機關,尤其是星級賓館的高端用戶上。
這些當時用了壹佰萬元左右買的高檔電梯,在報廢拆舊后其折舊的所值也就是一兩萬元左右的廢鐵價錢,殊不知這些形將報廢的設備中,其相當一部分高質量的電梯部件仍是有相當高使用價值的,有些比新的國產件還要好,如棄用顯然是對國有資產的極大浪費,善于創新發展的施鳳鳴對這些早有想法。
施鳳鳴在揚州市政府一次會議得悉,由于使用了十多年的日本三菱電梯設備陳舊,故障率較高,機關事務局的領導征求施鳳鳴的意見,經討論,買新的高檔電梯,每臺壹佰萬元左右,四臺電梯要四百多萬元,如果采用再制造的方法,一是對報廢電梯的一部分舊部件進行修舊翻新,修復再制造,并使其達到新部件的水平,二是主要部件:主機、門機、控制系統全部采用三星的創新再制造生產的進口型部件,三是對舊三菱轎廂以求達到現代新裝電梯的視覺效果,這樣,通過修復再制造的報廢進口電梯翻新后重裝潢,其技術水平和整機運行效果,可達到當今德國進口電梯的先進水平,而四臺電梯的總費用只有八十多萬,連買一臺電梯的錢都不到!緊跟著江蘇淮安的三級甲等醫院一下子就簽了八臺電梯再制造的合同,工程順利驗收結束后,用戶和專家都認為比買新的電梯更好!
對此,記者曾問施老先生對電梯再制造的看法,他說:“電梯設備與其他設備不同,過去的舊電梯大部分驅動系統都是落后的渦輪蝸桿曳引機,耗能大,技術落后,舒適度差,就是翻新到和原來新的一樣,也是落伍產品,滿足不了當今高端用戶要求了。所以,對高端電梯用戶的電梯的再制造不是簡單的修舊翻新,而且要在修舊翻新的基礎上使舊設備在技術上提升到當今國際先進的新水平,用戶才能真正滿意,而花費的成本還只是更換新電梯的三分之一,所以在電梯再制造的觀念上,就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少吃草”的當今電梯新概念,我們中國人也要用新的思維和新的方法推陳出新!”
十多年前,當國內所有電梯還是齒輪電梯的時候,三星在全國率先推出了中國第一臺永磁同步乘客電梯和永磁同步醫用電梯,特別是大噸位醫用電梯,更勝日本一籌,日本安川的亞洲銷售總裁看了三星的永磁同步電梯后說,我感到很驚訝,比日本三菱用得好。
但第一批中國式“創新永磁同步”無齒輪電梯成功下線后,即令人沒想到遭到了中國市場的白眼,當時人們不了解什么叫永磁同步,節能環保意識還不強,一聽說是國產品牌,就揮手免談。揚州市政府辦公樓再制造的三星電梯,為三星樹起了三星高檔電梯的樣板。十多年過去了,本報記者專門去揚州市政府乘了這部由三星電梯再制造的電梯,從起動到停止,幾乎感覺不到電梯的運行和停頓。揚州市政府電梯管理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一部進口的日本電梯,應該到了“退休”的年齡,原本打算購買一批新的電梯,考慮到節能減排,節約成本,就想到三星電梯能夠幫助舊梯改造,找到他們,沒想到幾臺破舊的電梯經過他們的改造,性能比以前更好,既節省了開支,又節能環保。該部門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更換一臺新進口電梯至少要一百多萬元,甚至要二百萬元,通過舊梯改造,只花了零頭,為此,我們市政府還獲得省政府的表彰。我們覺得很劃算,如果全省都能這樣,那么要為國家節約多少能源,你們記者應該多呼吁呼吁,這是一件好事,應該效仿。”
國際品牌同類產品同等質量,三分之一售價的三星電梯,起動電流減少了50%,起動頻率也減少了50%,只有1.5赫茲,超低速動力有了極大的提升,高速段也更加的節能。三星產品GPX—B型綠色高效智能化醫用電梯,與日本同類產品相比,能耗僅為11千瓦,減少在高端電梯產品中5—7千瓦,載重能力卻增加了100%。
2011年,江蘇省人民醫院招標時僅嘗試著采購了一臺三星產品。使用后,院方驚訝的發現,價格高昂的國際一線品牌的洋電梯,使用下來的能耗遠比廉價的三星電梯高,而電梯的平穩性等一系列指數,三星電梯竟然不比洋品牌差。該院在以后的電梯采購中果斷大幅增加了三星的份額,前后節約了采購資金1000多萬元,三星電梯也借此面向全國吹響了進軍高檔醫用電梯市場的號角!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人逢七十古來稀。古稀之年的施鳳鳴除了繼續電梯再制造外,目前開始關注太陽能電梯以及小功率大能量電梯的研發和改進。他說:“中小企業的出路不能盲目做大,而是一定要把產品做精做強,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梅蘭芳先生教誨我‘學會精通化’的五字要訣,就是要我們不斷地創新,永不間斷地提高產品質量,這樣才能將我們的民族品牌發揚光大!”
從一個京劇藝術家轉型成為企業家,在電梯再制造和再創新領域獨樹一幟,標新立異,品牌之影響遠播歐美日發達國家,這與施鳳鳴從小就能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和善于思考密切相關。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959年春天,15歲的施鳳鳴懷抱一把京胡,從上海來到歷史文化名城揚州。他師從革新派、胡琴泰斗何順信(京劇《沙家浜》琴師)和姜鳳山先生(梅蘭芳先生琴師)學藝,在名師指導和自身的勤奮努力下,施鳳鳴塑造了一系列豐滿的舞臺音樂形象,成為梅蘭芳先生在江蘇的著名弟子陳正薇和沈小梅的合作琴師,同時被聘請到江蘇省戲曲學校擔任三年多的音樂教師。施鳳鳴先生不僅在藝術上有很深造詣,他還發明了尼龍蛇皮和復合型蛇皮取代了傳統的蛇皮京胡,其影響力在京劇界曾風靡全國;他發明的“解放左手”京胡琴托,得到何順信老師和許多京胡大師的高度贊揚。他被邀隨陳正薇、沈小梅兩位藝術家代表江蘇代表團赴北京參加全國紀念梅蘭芳的戲曲大匯演,其演出的優美曲調和高超琴藝轟動京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施鳳鳴的辛勤汗水,不僅換來了國內電梯制造業公認的電梯專家和“創新模范”的美稱,而且還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的認可。2006年4月被授予“江蘇省勞動模范”的光榮稱號,還被評為江蘇省“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
2006年7月,國家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北京會見施鳳鳴時說:“看來特種設備的生產,也要引進國外的先進產品和尖端技術,然后消化和吸收,并且再創新。你們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你們要做中國電梯界的領頭羊!”2014年3月,三星電梯又為江蘇省人民醫院提供十八臺高端醫用電梯。
如今,在技術創新方面,施鳳鳴先后申請了“雙馬達永磁同步高速無齒輪曳引機”、“無軸負載無齒輪曳引機”等40件專利。今天的施鳳鳴在做精做強三星電梯的基礎上,又在轉型發展的起跑線上又插上了“直升機游艇基地”的翅膀而繼續騰飛,按他老先生的口頭語說:“我只要有生命一天,就要工作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