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輪工業革命來襲、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等國家戰略相繼推出的時代背景,我國以《中國制造2025》作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意圖在于應對新技術革命的洗禮、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端制造業跨越式發展。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唯一的選擇是建設制造強國,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強統籌規劃,由‘制造’向‘智造’轉型升級。
而隨著武漢“光谷”、杭州“智慧E谷”等產業集聚發展,從而打響戰略品牌的成功經驗。沈陽渾南區,也正在崛起一座“中國2025·智造谷”,未來這里也必將成為焦點。
“中國2025·智造谷”戰略是從沈陽高新區產業發展的基礎、特點、競爭環境出發,為打破產業發展相對被動和滯后的現狀,尋找產業促進的著力點而制定的產業發展戰略,同時為高新區的整體形象塑造提供一個重要的品牌標志,成為渾南區邁向世界的新名片。
智造谷·內涵
高端制造業為龍頭
建立全新的產業發展布局
渾南區十三五規劃中,把強化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列為重點戰略。
以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為主題,實施產業提升戰略,產業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政策服務創新,聚焦產業優勢,突出產業特色,構筑布局清晰、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技術先進、機制靈活、競爭力強的創新型產業體系,這就需要全力打造“中國2025·智造谷”。
“中國2025·智造谷”,優先發展機器人、IC裝備制造兩大標志性、代表性龍頭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以高端制造業(機器人、IC裝備、數字醫療器械、航空航天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的核心系統與關鍵零部件)為產業體系的核心與主干,以軟件和新一代信息產業為兩翼和產業升級引擎,以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新材料、現代建筑業為重要發展領域和快速增長極,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加快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產業,以大學科技城為主要載體,加快大數據產業園、錦聯新經濟產業園、國際軟件園建設,打造沈陽信息技術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以大學科技城、國際新興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加快機器人產業園、IC裝備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和全國領先的IC裝備及零部件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以沈撫新城、國際新興產業園區和泗水科技城為主要載體,加快生物醫藥產業園、眼產業園建設,打造國家級生物制藥產業基地和世界級眼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健康醫療產業,以大學科技城為主要載體,加快數字醫療國際產業園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民用航空產業,以空港經濟區和綜合保稅區為主要載體,加快民用航空產業園建設,推動波音完成中心、客改貨等大飛機項目落地,加速申報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打造國內領先的民用航空制造產業高地,為爭創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打下良好基礎。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以沈撫新城、國際新興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繼續推進現代建筑產業園發展壯大和新材料產業園培育發展,不斷提高現代建筑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的規模和實力。
智造谷·原則
戰略實施三大原則
保障品牌具備國際競爭力
智造谷建設戰略的首要意義在于戰略選擇的主動性、明確性、堅定性及其展現的搶占世界高端制造業領先地位的強烈進取心。
當前,幾乎所有的高新區和先進發達地區都已經把先進制造、高端制造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以機器人產業為例,當前國際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正進入高速膨脹期,各地紛紛高調布局,大力扶持,加速趕超,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因此,未來5年將既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機遇期、黃金期,同時也是危險期、考驗期,渾南區聚焦智造谷戰略,提出三大原則,從而保障戰略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一是上下結合,縱向貫通原則。在規劃實施智造谷建設的戰略中,首要的一條是必須將其與國家的《中國制造2025》、遼寧省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沈陽市裝備制造之都建設戰略等上位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在戰略導向、促進措施、扶持政策等方面高度契合銜接,做到積極承接,自助人助,廣泛借力,乘勢發展。
二是國際化開放協作、整合發展原則。智造谷建設雖然是高新區自身的產業發展戰略,但在戰略目標、建設標準、資源整合、創新協作等方面的選擇上必須直接面向國際,因為不管我們目前的起點如何,但競爭環境和競爭對手都是世界性和國際化的。
三是產業發展與品牌建設結合原則。“中國2025·智造谷”既是高新區的產業發展戰略,也是高新區尋求特色發展之路中確立的整體品牌戰略。
因此,要把智造谷建設戰略的實施與品牌建設戰略和品牌價值的運用結合起來,一方面要采取積極措施推進產業的特色發展,為不斷塑造和強化這個品牌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要積極借助品牌戰略的整體實施,增強高端制造業整合利用國際國內各類先進資源的吸引力,推動產業集群的領先發展,進而帶動產業體系升級發展,壯大高新區的整體競爭力。
智造谷·目標
5年內機器人IC裝備業
產值規模翻兩番打響“智造谷”名片
聚焦智造谷戰略,正是集中優勢,鞏固優勢,再造優勢,應對嚴峻挑戰的緊迫需要,強化重點產業的發展目標。
制造業,特別機器人和IC裝備制造,不僅是沈陽經濟區和高新區自身的比較優勢,在全國和各高新區中,也具有相當,乃至明顯的競爭優勢,戰略實施目標是:5年內,機器人產學研一體化體系初步建成,產值規模翻兩番以上,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的國內領先地位從根本上得到進一步強化和提升,在新松公司產業技術、經營模式、管理機制不斷領先創新,產業國內引領地位進一步加強的同時,引進2家以上國際機器人產業巨頭進區落戶,產業集群整體規模迅速擴張;10年內,機器人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體系建設全面突破,產業規模國內最大,產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產學研一體化、集成化、集群化發展達到國內主導和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機器人產業主要的創新中心、生產中心和交流展示中心。
5年內,IC裝備業產值規模翻兩番以上,骨干企業數量增加2倍,新引進10個以上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業團隊,填補5項以上IC制造關鍵工藝裝備生產的國內空白,10年內,成為國內IC及相關領域裝備制造及技術創新的核心區、引領區,成為國際相關領域技術創新合作、產業合作與轉移、成套裝備與服務生產提供的重要樞紐。
在以上兩大產業突破發展的引領帶動下,5年內,高新區的高端制造業全面加速提升,10年內,率先建成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成為沈陽裝備制造之都的智造核心區、創造核心區,使智造谷成代表高新區形象地第一品牌,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渾南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中國2025·智造谷”戰略的積極意義和風險性共存,因此,必須在戰略執行中盡可能地統一思想和步調,做到上下之間、部門之間、政產學研之間共同發力,這是戰略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