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9月3日出臺,意指改進汽車維修市場結構不優、發展不規范,消費不透明、不誠信等問題。《意見》的指導思想包括堅持市場公平競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實行寬進嚴管,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堅持與汽車上下游產業、汽車后市場相關行業協同發展;堅持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共同治理諸多方面。通過5年左右努力,推動汽車維修業基本完成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意見》要求汽車生產及其授權銷售、維修企業(包括進口汽車經營企業)應告知消費者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正確使用、維護、修理汽車產品,不得限制、干預消費者自主選擇維修企業和維修服務,不得以汽車在“三包”期限內選擇非授權維修服務為理由拒絕提供維修服務。各地要按照“渠道暢通、處理及時、技術權威、裁決公正”的原則,建立健全汽車維修質量糾紛調解、投訴處理的工作平臺和機制。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見》要求建立實施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制度,保障所有維修企業平等享有獲取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維修技術信息的權利。自2015年1月1日起,汽車生產企業(包括從中國境外進口汽車產品到境內銷售的企業)要在新車上市時,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徑、合理的信息價格,無歧視、無延遲地向授權維修企業和獨立經營者(包括獨立維修企業、維修設備制造企業、維修技術信息出版單位、維修技術培訓機構等)公開汽車維修技術資料。要在汽車產品說明書中明確車輛型式核準證書信息,規定排放維修技術要求,說明排放控制關鍵零部件生產廠家、型號及有效使用壽命等信息。在2015年12月31日前,汽車生產企業要公開全部已進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國產車型以及已獲CCC認證的國產及進口車型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
按照市場主體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原則,《意見》鼓勵原廠配件生產企業向汽車售后市場提供原廠配件和具有自主商標的獨立售后配件;允許授權配件經銷企業、授權維修企業向非授權維修企業或終端用戶轉售原廠配件,推動建立高品質維修配件社會化流通網絡。要充分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汽車維修配件追溯體系,保證配件供應渠道公開、透明,實現汽車維修配件可溯源、可追蹤,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追償、可追責。要制定實施汽車維修配件分類及編碼規則、汽車維修配件流通規范等技術標準,并鼓勵發展第三方的汽車維修配件認證機構,強化配件質量和信譽保證。
責任編輯:劉嘉寧
相關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的所有作品,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屬于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未經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刊登或使用;獲得授權者轉載必須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站所轉載的新聞、文章、資料等內容的版權歸原文作者和原發表媒體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普及新產品新技術,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推動技術及科技創新,促進廣西企業的發展,并非出于商業目的。本網轉載相關內容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gxgycx@126.com),核實后本網對相關爭議作品刪除處理,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