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創新的年代,創新,已經變得無處不在。
如果說,五年前,人們提起創新,腦海中還浮現的是研發部門,是遙不可愛的尖端技術,復雜的方程式和龐然大物的話,那么今天,當我們看到每天都有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公司、新的做事方法、新的年輕人用創意的想法創造巨大財富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已經是一個離不開創新的時代。創新,無處不在。
作為IBM中國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員,筆者想和所有的IBMer分享幾個發生在IBM中國研究院的小故事,也算作為對IBM創新觀念的一種解讀吧。
SMILE--小想法也能帶來大變化
首先講的這個故事,是來自于所有IBMer都曾經面臨的一個小煩惱:那就是Conference Call。做為一名IBMer,誰都免不了要打國際Conference Call,而且很多時候,由于時差的問題,國際Conference Call都被安排在了晚上很晚的時候。于是在深夜的辦公室.免不了總看到同事們哈欠連天,滿臉疲憊地打Conference Call的苦相。久而久之.研究院的同事們就開始想,能不能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大家人在家里,躺在床上,也能接打國際Conference Call呢?最終,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想法,卻誕生了中國研究院的SMILE電話系統。在SMILE電話系統中,你可以輸入自己的接聽電話號碼和需要拔打的對方號碼,SMILE就會首先通過互聯網lP電話撥打對方號碼。接通后,再通過本地電話系統撥打到你的電話上。通過
這樣的方式,同事們就可以在家里方便地撥打國際長途電話,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自從使用了SMILE系統后,同事們提起Conference Call,真的就像這個系統的名宇一樣了--SMILE。
現在,SMILE已經推廣到了IBM全球,不但方便了成千上萬的IBM同事,也為公司節省了大量的通信費用。
一個小小的想法,最終變成了影響整個公司的大事情。這樣的例子,在研究院內部還有很多。事實上,IBM每年所提交的3000多項專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部是源于同事們日常工作中的創新想法和創意。 尼葛洛鹿帝說,“真正的創新不在CEO的大腦中,而在你的腦中”,偉大的創造總是自下而上的,它不是來源于經濟學家和CEO,不是來源于命令和指示,而是來自于我們每天在工作中打破常規的想法,以及對不問觀點的寬容加之不斷嘗試;只要愿意堅持,你的那些小小的新想法,都有可能變成影響世界的大事情。
Model Blue--和客戶一起創新
下面的這個故事發生在2003年,當時,IBM的一個臺作伙伴,一家區域性的銀行機構發現:由于泛太平洋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他們的客戶存在很多的跨區域性資產,比如.很多企業在大陸,香港和美國都有分支機構,且經常需要頻繁地在不同區域間進行資產管理和資金互轉。如此一來,每當需要大規模資金調動的時候,就必須在不同區域間的銀行帳戶內互轉,不僅手續煩雜,資金調動周期很長,而且成本也非常高,很多客戶因為資金調轉周期的緩慢喪失了大好的投資機會。出于改善現況的考慮,這家銀行機構希望能夠有新的整合性的金融產品被推出,從而支持跨區域性的帳戶管理。然而要實現這樣的金融產品存在很多障礙,跨區域交易的邏輯復雜性,跨區域間不同IT系統的整合,不同類型金融數據的通信和轉換,都是一個個放在客戶面前的難題。研究院的同事通過對客戶問題的深入分析,創造性地提出了“模型驅動”業務流程的解決方法,通過這個方法,客戶的金融交易可以被描述成一張可視的業務流程圖,這張業務流程圖可以自動地轉化為系統運行的各個組件,由此大大降低了系統的復雜度和產品開發成本。很快,我們幫助客戶完成了這項跨區域金融帳戶產品的開發。在這個金融產品中,銀行客戶分布在不同區域的帳戶資產,可以集中在一個虛擬的綜合帳戶中進行管理,客戶只需點幾下鼠標,就可以將上海帳戶上的流動資金劃轉到香港或者美國金融市場進行投資交易,或者在不同地域分支機構聞靈活調配資產。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銀行客戶的極大歡迎,最終為這家銀行創造了巨大的效益,他們對研究院的感激之情更是溢于言
表,每年研究院慶典和其他重大活動時,這家銀行都會專程派人前來祝賀并表示對我們的感謝。
而這個成功的案例也讓研究院的同事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創新”的真諦。原來,這個時代的創新.不應僅僅是坐在實驗室內的“研究性工作“,還更需要與我們的客戶,我們的合作伙伴.我們的市場一起思考,用更有效的方法、更有創造性的模式來幫助客戶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事實上,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也許才是IBM所倡導“創新精神”的真諦吧。
Branch Reconfiguration--合作創造力
創新,不僅僅來自于對專業領域的不斷鉆研,更來自于不同領域和不同想法的結合,下面這個故事,就是來自于跨領域的思想火花碰撞。
最近幾年,各種商業機構對于客戶的爭奪越來越激烈,銀行、零售連鎖,都在不斷通過增加營業網點和門店來爭取更多的客戶。可是,這些商業網點怎么開,開在哪里,開多大,怎樣的布局最合理,都一直是困擾這些商業機構經營者的大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研究院的聞事們匯集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專業知識和先進科技,將統計模型、地理信息、人口和經濟數據、運營成本分析、物流和交通信息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相結合,與IBM商業咨詢部門的同事一起,共同設計出了一種叫做Branch Reconfiguration的網點轉型解決方案,在這個解決方案的設計過程中,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背景的IBM同事們,將抽象的數學模型.實時的衛星數據,人口和經濟的統計學知識,以及咨詢顧問豐富的行業經驗相結合,非常有效地幫助客戶設計出了最優的網點布局方案。
在傳統的創新模式中,創新者和研究機構往往都會將精力集中在各自獨立領域和子領域中,但隨著競爭的加劇.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合作的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創新者,開始利用各種知識的互補性來解決跨越單一領域的復雜問題。相對于單一領域的創新,跨領域創新更需要不同領域的合作和開放共享。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利用各種知識的互補性來研究跨越單一技能范疇的問題,往往能夠給一些非常小的問題帶來巨大的價值,而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環境也能夠激發出更多的創造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在一個差異化的背景下,有效地獲得創新的"合力"亦并非易事,它需要冒險,需要打破規則和損失某些現有利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創新總是低效的,因為創新行為通常都是無章可循,觸犯眾怒的,并且必須打破舊習,產生疑惑和矛盾。
因此,營造富有創新精神的文化,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要對創新活動產生自上而下的支持,需要鼓勵不同觀點,鼓勵冒險,這個道理很簡單。在一個不鼓勵冒險的環境中.如果上級希望的是3,執行者就只可能做到2,因為做到2.999或者3.01可能會"過界”,會帶來“危險“,而做到2最"安全"。但從長久來看,這種“安全”卻是企業最大的危險。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最近20年來產業的發展,就會不難發現.很多優秀的公司、優秀的技術,經常因為過多地考慮“安全”而失敗,而那些最成功的公司,卻無一例外地具有激進,大膽和不斷創新的特質。
而幸運的是,在今天,在IBM,我們正在看到許許多多有關開放、分享、鼓勵的不同觀點,多樣化和協作正在越來越進入藍色巨人的血脈中。而在市場上,我們也需要不斷推出各種富有創新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從電子商務、Liux到Open Source,再到“隨需應變”,我們正在和藍色巨人一起,用創新改變著全世界。
愿所有IBMer在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