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偏癱患者戴上一頂“長”有幾根連接線的特殊帽子,再在平時不聽使喚的手臂上“粘”上幾條細線,啟動主機,只要患者想去抓起桌上的東西,一直不能動的手竟然能成功將桌上的物體抓了起來。
“這種純意念控制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系統,其背后是23件發明專利在支撐。”該研發項目主要發明人,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明東近日在實驗現場向本報記者介紹,這套名為“神工一號”的系統,歷時10年研發成功。
令人稱奇的是,“神工一號”不僅可以起到“替代”作用,更有“修復”作用。明東解釋,中風偏癱或者截癱的患者是因為腦部中樞神經或者四肢周邊神經受損,神經通路受阻,大腦無法發出正確指令,或者指令無法傳輸到周邊神經,進而無法指揮肢體肌肉收縮,不能實現正常行動。我國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純意念控制”系統不僅可以正確、快速解碼腦電波信號,還可以“重塑”中樞神經,構筑了一條完整的“人工神經通路”,把人體受損的中樞神經和周邊神經連通起來。使用者只需要把裝有電極的腦電探測器戴在頭部,并在患者的肌肉上安裝微電流電極,借助“神工一號”的幫助,就可以用意念來控制自己本來無法行動的肢體了。
明東表示,該系統由無創腦電傳感模塊、想象動作特征檢測模塊、運動意圖識別模塊、指令編碼接口模塊、刺激信息調理模塊、刺激電流輸出模塊等6部分組成。依靠專利的支撐,“神工一號”實現了“純意念控制”,在使用者“想象”肢體動作的同時,即形成了一種腦區激活方式,瞬間傳遞到實際肢體,讓大腦皮層與肌肉活動同步進行,做到了“身隨意動”。在試用體驗過程中,患者與醫生都反映良好。
“讓專利造福更多的患者,以世界領先的技術實現‘中國智造’,就是我的夢想。”明東表示,他率領的研發團隊正在繼續研發技術性能更好、體積更小的“神工二號”“神工三號”,實現便攜和可穿戴。它可以輔助患者完成更多復合精細的肢體動作,使脊髓損傷在內的更多重癥患者實現“意念”交流,讓患者重燃對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