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知識 » 創新管理

    實現“中國制造”從大到強的驚險一躍

    來源:人民政協報     發布時間:2015-01-31
    作為機械裝備制造業的核心——高端機械裝備制造業更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是否發達的重要標志。
        自“十二五”規劃開始,我國大力實施工業轉型升級戰略,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加快我國工業由大到強的步伐。
      
      這也是一個系統工程。無論是人、財、物等生產要素,還是產、供、銷等經營環節,都有極大的改進空間。只有每個關鍵環節提質增效,裝備制造業騰飛才能真正成為現實。
      
      就此,人民政協報約訪了12位業內專家,結合具體產業、企業發展實際情況,針對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上的主要環節進行深入解剖,以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共識。
      
      改革開放的30多年,我國經濟經歷了接近10%的高速增長階段。在經濟切換進入中高速增長的軌道之后,中國制造面臨著新的壓力與挑戰。一方面,現在,中國制造業產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與國際前沿技術的差距越來越小,部分行業已經開始頂上“天花板”另一方面,低成本勞動力競爭優勢在逐步削減,過去的低成本要素越來越高,大部分行業面臨的“地板”也越來越高。
      
      另外一組數據是,從2011年開始,中國制造業總產值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在華中,2013年,裝備制造業就已經成為河南省工業經濟增長的第一支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破萬億;在華東地區,以無錫地和集團為代表的集生產、服務為一體的新型裝備產業集團也在逐漸崛起;湖南三一重工、中聯重工已經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對此,全國政協常委張震宇指出,要客觀冷靜地看待我國制造業的優勢與劣勢。“總體看來,我國還遠非制造業強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特征十分明顯,仍停留在以生產制造為主體的模式中,科技創新能力較弱,產業利潤率明顯偏低,處于產業鏈前端和價值鏈低端。”張震宇在全國兩會期間就曾提出,實現“中國制造”從大到強的驚險一躍,是我們必須要完成的歷史使命。這個過程,需要科學、理性地對待出現的問題,找到真正適合中國制造業升級的路徑。
      
    問題——低端、空心、服務少
      
      張震宇認為,現在制約我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的突出因素有三個:“低端化”鎖定、“空心化”顯現和“服務化”緩慢。
      
      “中國制造在最能體現競爭力的關鍵生產環節與核心部件上技術落后、裝備水平低,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比重較小。”張震宇分析,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全球經濟明顯放緩,我國制造業除了成本優勢削弱、資源環境約束等問題日趨尖銳外,更面臨全球制造業可能出現的“高端制造”回歸、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出口障礙加大等問題,這些都使中國制造有陷入“低端化”的危險。
      
      制造業“空心化”問題,是張震宇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據統計,2002年以來,我國制造業平均利潤率一直在6%至8%附近波動,2010至2012年分別為7.6%、7.3%、6.1%,2013年甚至低于6%。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2012年房地產業、銀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卻迅速增長。金融、房地產和資源壟斷性行業的高利潤抬高了制造業的融資和經營成本,降低了社會資本投資實業的積極性,削弱了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造成了制造業的“空心化”趨勢。
      
      制造業“服務化”進程緩慢,也引起了張震宇的關注。
      
      “很多制造業企業滿足于封閉式自我服務,服務化轉型和開展服務外包的意識十分薄弱。”張震宇說,另一方面,我國大部分地區城鎮化進程相對滯后,社會化分工程度不高,服務業業態種類較少、服務水平偏低,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缺乏核心服務能力,難以滿足制造業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對策——金融、鏈條、促融合
      
      長期從事研究和工業管理的實踐,讓張震宇對制造業發展的趨勢有深入的了解。他認為,中國制造實現由大到強,一定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努力才能成功。
      
      對此,他提出,目前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是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問題。
      

      “一方面,落實好國家各類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中小制造企業稅費負擔,增強實體經濟對社會投資和人才的吸引力。”張震宇說,另一方面,要健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推動社會游資熱錢回歸實體經濟。
      
      其次是找到創新支點。
      
      “要圍繞產業鏈建立創新鏈。”張震宇說,一定要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形成由市場決定技術創新項目和經費分配、評價成果的導向。同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推動中小企業成為創新溫床。
      
      “政府也要發揮更好、更大的作用。比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科技創新體系運行效率,靈活運用稅收優惠、創新聯盟等各類政策工具,引導創新要素加快向企業聚集,營造公平競爭和利于創新創業的環境,以創新動力促進制造業的躍升。”張震宇說。
      
      第三個問題是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張震宇認為,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中國制造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要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成套服務等新業態、新平臺,加快發展信息服務、軟件業、融資服務、工業設計和管理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推動大企業主輔分離和中小企業服務外包,推動企業由賣產品(一次收益)到賣服務(N次收益)轉變,實現制造業延鏈增值。”
      
      最后一個問題是化解過剩產能。
      

      張震宇認為,當前,產能過剩已成為我國制造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要實行分類施策,不能一棍子都打死。
      
      “建議把化解過剩產能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明確‘競爭力強弱’的衡量標準,對有一定競爭力但目前困難的產業,制定扶持政策幫扶其渡過難關。”張震宇說,對競爭力較弱的產業,積極通過技術改造、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等方式,推動向終端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對于存在過度競爭的傳統制造領域,通過聯合建立境外工業園區等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國際市場消化過剩產能。
    責任編輯:何軍
    相關評論
    相關動態
    相關知識
    公共服務資源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日韩a级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一级黄色录像|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wm二在线看|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蜜臀色欲AV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好叼操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播放a|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www.亚洲精品.com|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